许亦方闻言眼睛一亮,这个活动闻所未闻,竟然能靠运气来抽奖!这听着就跟游戏似的,有趣好玩儿极了。

“当然,买的越多那抽奖的次数也会随之增加,但是为了不赔本嘛,纸条上有礼品那自然也有无礼品的,这样抽中了那就是运气好,抽不中那就只能拿一个’安慰奖‘了。”沈若笑着补充道。

许亦方真是对沈若没法子不亲近了,这人就这赠品活动都能想出花儿来,说了一种又一种叫他惊喜不已。

买二赠一,买三赠二布料的活动这就能叫本就想买多些布料的客人,买的停不下来。

那按照消费门槛能获得的礼品也有了着落,为了有更多的选择,就将消费门槛获得的奖品搞出第二种选择。

要么直接拿到了门槛的赠品,要么就是抽奖。

不仅提高了趣味性,还能叫大家有一种赌。博的心理,没准能抽到比自己现在消费门槛能得到的赠品更贵些或是他们更想要的呢?

“妙!真的是太妙了!”许亦方抚掌大笑,这样一来感觉这活动已经无懈可击。

“多谢你了小沈,我打算明日就推行!就是不知道你家的货能不能供应的上?”许亦方问道,他只知道每日沈丰会拉一车货物上镇上来,仓库里堆着一些存货,但并不知道沈若在沈家村开的布艺作坊规模。

要是自家需要的赠品数量太多,那势必会影响到“珍宝居”的货物,要是别人来买买不着,那就不太好了。

“要是暂时供不上,那我就稍晚些日子再推行。”许亦方也不急这么几日,毕竟这点子还是沈若出的,总不好拿了人家的点子,还要砸人家的饭碗,他做不出这种事儿。

“你打算先定下多少?我要先确定一下数量才能告诉你能不能,”沈若道。

现在“珍宝居”的销量每日趋于平稳,签了契约的婶子们除了花婶子和另两位婶子在忙折叠小马扎的事儿,其他的婶子每日里并无太多的活儿,做书包的倒还好,那绣花的便闲下来了。

婶子们为了赚钱都很拼,一日里简单的东西能做上三五十个,要是赶一赶工肯定能供上许氏布庄活动时需要的货物。

他这活动想要用“珍宝居”的商品,不仅仅是为了方便,也能叫沈若的摊子能多上一笔营收。

“每样都先来二十个吧,先看看第一日活动要消耗多少,之后再跟你定。”许亦方道。

沈若说:“行,每样二十个的话,你直接从仓库里取吧。”

“那你的摊子明日……?”许亦方有点怔愣。

沈若笑说:“明日我阿兄会拉一批新的货物上镇上来,’珍宝居‘不会陷入没有库存的情况的。”

“那就好!”许亦方顿时便笑了,他看着沈若的目光充满了赞许。

才这般年纪,便能将一个小摊运作的这般好,营收虽不知道具体数额,但许亦方瞧见过自家布庄前的人来人往,便能猜测出大致。

现在镇上消息灵通些的老板哪里不想借鉴一下“珍宝居”,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便在镇上有如此高的声望和口碑。

但是“珍宝居”的成功,其他人很难复刻。

因为他们没有像沈若这般的创造力,听说沈若还设计出了一个名叫“若斗”的东西,便利了许多人家,养活了他们村里的木工厂,还叫沈家村声名远扬。

以往大家对沈家村的印象是储水镇下辖最穷苦的犄角旮旯村落,现在没成想这村子里都开起来木工厂了!再也不是以前的那个穷村了。

沈若做生意讲究诚心,两边通力合作,未来的时间也很长,他是自家的大客户,自然也要有些优待。

沈若道:“’珍宝居‘中所售商品价格并不昂贵,因着我本就是想走平民路线,但你要跟我合作,算是我的大主顾,你曾向我售卖布料之时给过我优惠,我也投桃报李,给你打个七折如何?”

他卖的东西本身赚的利润并不算多,肯定是没有卖布料的多的,打七折和他在许氏布庄买五十匹布时以成本价多两贯钱买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