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辛苦你了,这里是你先前做的纽扣还有今日你帮我做工的工钱。”沈若笑着将荷包递过去。
“不用不用!”周浪连连摆手,一张憨厚的脸都涨红了:“咱们不都是一家人了么?”
“是啊,”沈若强势地把荷包塞进他手里,“这是先前说好了的,总不能让你白做工,毕竟亲兄弟都要明算账呢。”
周浪不好意思地抓了抓后脑,“我也没帮上什么忙,这些都是小事……”
“在你眼里是小事,可要是今日没你帮忙,小摊生意也没法这么好。毕竟有好些奔着定制挂件来的。”沈若说的也没错,如果不是有这么个活动,可能大家买个几十文也就走了,但有这个门槛的活动,今日光是在小摊消费了半两银子的都有不少人!
而且未来干娘来帮自己管理布艺小作坊自然也是有工钱拿的。
自己的劳动所得,拿了银钱有什么好不好意思的呢?这个观念一定得改!
“嗯,我还挺喜欢刻东西的。”周浪笑着道。他从小到大很少有自己的爱好,但这段日子里经常雕刻,好像从中得到了许多快乐。拿起刻刀后心也会跟着安静下来。
“干阿兄雕刻手艺是真不错。”沈若朝他竖起大拇指,几年前打下的一点基础,到现在能刻成这样,完全可以称得上是自学成才了。
周浪被沈若夸了,脸上的笑意是怎么都止不住。
将他的错误观念掰正后,周浪收下了他的工钱,和沈家人打过招呼之后就要走了。
“干阿兄,明儿你喊我干娘早早过来一趟。早食也莫做了,你们一同过来我家吃。”沈若道。
“成!”周浪应完了才走。
家里人坐在四方桌前,围着顾允问今日镇上的事儿。?
其实见到那车上没有商品,还有那沉重的匣子,心里头就知晓肯定差不到哪里去。但是当亲耳听到他说小摊摆的特别顺利,大家心里念着“果然”脸上都不由自主地扬起笑。
沈若把手按在钱匣子上头。
“这里都是今日摆摊赚的,快,咱们来数数!”沈若眼睛亮亮的。
其实他心中有估算一个大概数值,但是今日具体赚了多少还不清楚,他用力将钱匣子放倒。
大家立刻拿胳膊挡住四方桌的边,生怕铜板掉出去。夜里铜板掉地上了可不好找。
哗啦啦
两个钱匣子几乎都是满的,全部倒出来之后在四方桌上堆成了两座小山。
除了零散的铜板以外,还有不少碎银子,都是半两一两的。
摊上售卖的价格还是延续先前在集市上的。大、中、小三种挂件分别是十文、八文、六文;头绳两文,发带十文;防晒面罩十文一个,千层底十文一对。
摊上最贵的就是纽扣书包,一贯半一个,其次就是抽绳水桶书包和斜挎包以及百家被,都是一贯钱。
那够到能免费定制挂件的门槛是半两银子也就是五贯钱。
现在家里人齐上阵,一边清点着铜板,一边拿麻绳将它们一贯一贯串好。
那些十文八文的小东西虽然不显,但数量多,赚的铜板也非常可观。而且那些东西的成本也是最低的。
先前赶集那次跟这次正儿八经摆摊比起来真是小巫见大巫,等将桌上所有的铜板都串好,桌上都被铺满没有一丝空隙,还往上铺了第二层第三层。
沈若跟顾允一人一半开始清点,将数字一相加让沈若都吓了一跳。
“这里一共十九两半并三贯七十八文钱!”沈若说完后眼睛都弯成了月牙,这可真是开门红啊!
“好多钱!”李善桃扎铜板的时候就已经头晕目眩了,实在太多太多,没想到这里竟然有十九两半多!
家里人被震地说不出话来,这些布做的玩意儿竟然这么好卖!简直让人不敢相信!要知道农家人一年能攒下三两都算不错了,若哥儿这摊子才头一天就赚了快二十两!
沈大山和李善桃简直心潮澎湃,自家若哥儿也太出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