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织布的地方从来都不肯卖散货,都是供给给各大布庄的,若是沈若想去购买,最起码得花上几百两定,要不然人家是不会专门给他织造的……

六贯钱不是不能接受,但沈若不想接受。毕竟未来这生意要一直做下去,不是一朝一夕的,这时候不好好将价格谈下来,未来可有的肉痛了。

做书包要用的布料也不少啊,沈若粗略估算过,一匹布料大约能做八个书包左右,若是抽绳水桶包用的布料少些能做十个,一个普通的书包他才卖一贯钱呢!

以后还要出人工费、成本费,按他一匹布成本就要六贯钱来算根本就没多少赚头了。反倒是布庄以后能从他这儿赚去不少!

“许老板,我们放下其他事儿跟你进来便是诚心想要谈的,但你这价格出的可不太……”沈若没继续说下去,但许亦方一听就知道这小哥儿竟然是个懂行的!

他先前看了二狗身后背着的书包,那布料瞧着就是普通棉布,不过那刺绣和缝线针脚给它增色不少,显得精致。还以为这小哥儿说的能更便宜买布的地方就是类似先前那种散布摊子呢!

那散布摊子一匹也要卖上六贯啊,不过就是能拆开几尺几尺卖罢了。

许亦方轻咳了声:“沈小哥儿你有所不知,今年棉花收成不好,那棉布的价儿可都涨上去了。”

“但六贯也太多了。我以后若是要进货,自然不可能只买一两匹。”沈若知道今年棉花涨价,但说真的也没有涨得很离谱,古代物价在和平年代时就很少有突然快速变高的时候。况且明年开始大力种棉花,未来棉花还会掉价呢!

沈若继续道:“我家摊子不仅卖’书包‘,还有很多别的用布做的东西,若是要合作我自然买布的时候第一想到的便是你许氏布庄。”

许亦方哪儿能不知道这个,他就是奔着这个来的啊!可是还要继续让价的话,自家赚的那就少了。

他脸上表情不变,心思急转。沈若他们摊子虽还没开始摆,但那“书包”却是风靡已久,明眼人一看便知道未来这个小摊该有多火爆。如果他不同意继续让价儿,沈若肯定要找别人合作,但要是让了价儿,那他赚的就少了,毕竟他放在店里头卖的时候可是最起码八贯一匹的呢!

他陷入了纠结。

这小哥儿明摆着就不是个好糊弄的主儿。

也是,做生意的人哪里有不精的呢?

许亦方想到自家越来越惨淡的营收,一咬牙一跺脚说道:“那成,沈小哥儿,我愿意再让些利益,就是有一个要求。”

“说说看。”沈若道。

许亦方说:“以后你们摊子上要是出了新的书包,都送我一只,让我挂在布庄里头当样品。”

布料除了能直接摆出来让人看之外,另一种最直观的就是做成成品挂出来给客人瞧,要是觉得做出来的成品好,那自然愿意买布料的人也会多了。

沈若的书包这么火,想来应该也能给自家带了些生意的。

他脸皮厚,直接开始要赠品了。毕竟自己要继续让利益,那可就几乎快要以进货的价格卖给沈若了,这还不得快点儿给自己扒拉些利益回来?

沈若想了想,道:“可以。”

“我愿意以进货价多一贯的价儿出,沈小哥儿觉得如何?”许亦方问道。

“半贯。”沈若直接道。多半贯也不少了,那可是五十文!要不是沈若不能一口气从织布厂定那么多布料回来,若是定了的话手里头银钱就周转不开了,要不然他都不乐意出这份钱。

这还是因为布料是布庄仓库放着的,也是许老板派人拉来的,那里头应该有时间、空间的成本,还有人力,他给搬货工人的工钱,全部都算上。说实话平摊到每一匹布料上头,也不会有半贯钱。

但沈若要跟人合作秉承的就是“合作共赢”,要赚钱都能一起赚,自然不会搞得“你死我活”,我哗啦啦来钱,你一直没营收。自然也要让许老板也从他这儿赚点,互惠互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