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几个婶子咂咂舌,那桌上红布盖着的就是沈若想出来的东西?

村长与族老们还有沈若顾允一同商议着之后的流程,顺带着定下价格。不会贵到让别人买不起,但也不会便宜到人工成本都沉没。

十里八乡的村长们消息灵通,沈家村村长的两个儿子才去了荷塘村和六里屯两个村子,就已经有不少村里的人往沈家村赶来了。

他们可是自从沈家村村长放出会开卖的消息之后就盼望着了的。

沈家村里人都没有全都瞧过那“木箱子漏斗”的,这会儿在边上看热闹也是伸长了脖颈。

没到一个时辰,沈家村晒谷场上便围满了人,大多都是从别的村子赶过来的,荷塘村的村长站在最前头,他先前举村可是要出二十两银子买的,结果沈家村的没肯卖,但是说要量产卖的。这不纯纯是自己赚吗?这沈家村的还真挺好的,虽说要等上这么长的时间,但是省钱啊!

周围村子的人也被那青铜鼎每年都给折磨地够呛,每年称粮税都要累坏不少青壮年的腰,这会儿出了个能轻松许多的物件儿,自然是趋之若鹜。

特别是那些被累坏腰的青年,全都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继续,感谢大家支持ovo比心~

第121章

大伙儿都等了挺久了, 眼见着那盖着红布的物件儿就在眼前,但就一直被吊着胃口,就是不掀开, 这会儿都等得着急起来。

“沈村长,你可别卖关子了,快点儿放出来给大伙儿看看啊!”

“别急,等人来齐再说,总归少不了你们的。”村长笑着应了句, 吩咐村里人去他家挑了几担粗粮过来,就放在红布上。

这会儿要买“若斗”的那些村子里头还有两个村的人没到, 都是十里八乡的人, 随口一听乡音就知道大概是哪个村子的,这会儿聚在一处就凑一块儿谈天说地,顺带着问问那“木箱子漏斗”大约要卖多少。

沈家村人知道的, 这会儿收口如瓶, 挑着眉说待会儿不就知道了?其他人呢,都是一问三不知。

其他村里来的人这会儿都不继续问了, 毕竟啥也问不到,白费劲儿。现在就等着沈家村的村长说开始。

沈若心思细些,让家里人烧了水过来, 边上摆着一摞摞不要钱的干净竹筒:“各位叔婶, 你们要是渴了直接到这儿来舀水喝, 都是新烧开放凉的井水。”

大家没想到过来这儿买东西的,还能喝上水呢!

边上人有猜到他就是沈若的, 毕竟沈家村里最出名的, 除了顾允顾秀才外, 就是沈若了。不过以前是因为“未婚先孕”的丑闻出名, 但现在可就不是因为不好的事儿出名,而是因为他发明出了这‘木箱子漏斗’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