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若揉了把发烫的耳尖,又钻回灶台前,他确实是不太清楚流程。

顾允其实也没好到哪里去。他今日穿了一身银色长袍,手里提着一只大雁。

柳兰香走在身侧,手里提着一个竹篮,上头盖着红布。

他们今日要“纳采”那可是喜事,后头跟了不少村民过来瞧热闹,准备沾沾喜气的。

顾允和柳兰香一同走到屋前,喊人。

李善桃出来将东西都接了。

除了大雁之外,顾允家还准备了酒、黍稷、稻米、面各两斤,还有红糖和冰糖,提了十斤猪肉,半肥半瘦的,还带了三捆上头印着红双喜字的糕饼来。

“纳采”在大宇其实只需要带上一只大雁便成。

但顾允家东西带得多,说明对沈若十分满意,所以重视。

后头瞧热闹的村民看见了,纷纷露出羡慕的目光。这可还只是成婚的第一步呢!就送这么多东西,那等之后送聘礼还不得更多?!

有人羡慕有人酸,但此刻哥儿家接了男方纳采的礼,就是喜事一桩,周围人自然也能跟着沾沾喜气。

李善桃和柳兰香一同将那红双喜字的糕饼拆出来,分给周围来沾喜气的村民。这糕饼可不便宜,大家也没想到他们两家竟然舍得,接了之后自然是好话连篇,都是夸沈若夸顾允的。

“要我说,咱们村里头最出息的俩孩子要成婚,这可真是大喜事啊!”

“可不,顾秀才和沈若都长得好看,今日还是孩子的满月宴,那孩子肯定漂亮。”

“他俩站一块儿就是‘金童玉子’最般配不过了。”这个村民还会说个成语,顿时让所有人都笑起来。

顾允站在外头脸上也带了笑,沈若在里头也听到了不少。

等看热闹的村民都走了,他才从厨屋出来,一打眼就瞧见顾允了。

顾允一直站在厨屋外头等他。

沈若发现他特意穿了先前那件银灰色绣竹子与小笋的长袍,而自己因为窝在厨屋里头打算做东西,怕将干净的衣服碰脏了,所以这会儿还穿着粗布短衫呢。

这一对比起来,瞧着就有些对这件事不太重视的感觉,但其实沈若很重视的。

沈若道:“我这就去换件衣裳。”说完他就路过顾允身前往自己屋去。

“好,我在外头等你。”沈若要进去换衣裳,他自然不好跟进去,那太像登徒子了。顾允便目不斜视地等在屋外。

柳兰香和李善桃站在一处,这会儿瞧着俩孩子,脸上都带着笑容。

柳兰香拉着李善桃的手,说道:“今儿我请的媒婆会过来,正好将‘六礼’中的‘问名’与‘纳吉’也走完,让两个孩子彻底定下来。”

李善桃点点头,瞧着若哥儿跟顾允待在一块儿每日都开开心心的,小云吞也很喜欢他亲阿父,她想让若哥儿幸福自然不会阻挠。

况且顾允家今日“纳采”就能瞧出他家对沈若的重视。而且若哥儿还跟她说了,顾允可是将自己的银子都给了他的。

说是银钱要给未来夫郎保管呢。

这么自觉的男人可不多见了。李善桃将这事儿说给沈大山听,沈大山听完后对顾允的感观也更好。他沈家男人都疼媳妇,自然也要要求儿婿必须得疼自家的小哥儿。

要不然他才不会将若哥儿给嫁出去。

柳兰香今日就想将这前三礼走完,那“问名”便是让媒人过来询问哥儿的姓名、年庚以及“八字”。之后由算命的来看看他们双方的八字会不会相冲相克,或是有没有其他不宜结成夫妻的地方。所以“问名”也称“合八字”。

“纳吉”便是男方将生辰八字交给媒人带给哥儿家,也就是俗称的“过大贴”和“换鸾书”。这便是订婚的意思了。

今日便会将这个流程走完,之后便是“纳征”、“请期”和“亲迎”。

“纳征”便是准备聘礼,“请期”就是备上礼品带上择好的良辰吉日来请求哥儿家答应,“亲迎”便是大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