扉页上,周毅两个字用钢笔书写,笔迹刚劲有力,力透纸背。
她翻开册子,一张小小的照片悄然滑落。陈米玥弯腰拾起,那是他们唯一的结婚照,边缘被精心剪裁成整齐的花边。照片背面,用铅笔写着:“我和我的妻子,陈米玥同志。”
旁边,还笨拙地画着一个简单却温暖的笑脸符号。
第7章 军人的浪漫
丝丝心痛与遗憾交织,再次让陈米玥的眼眶含泪,衬得那双翦水秋瞳愈发清澈动人。
她继续翻阅着那本承载着丈夫内心世界的册子,指尖拂过纸张,仿佛能触碰到他未宣之于口的温度。
接着,她发现几乎每一页的边缘,都藏着小小的铅笔素描,无一例外,主角都是她。
窗边备课时的沉静侧影;修理那台老式收音机时,微微蹙起的眉,还有教孩子们唱歌时,发丝随着旋律轻盈飞扬的瞬间……
她的嘴角,不自觉地勾起一抹温柔的弧度,仿佛冰封的心湖被投入了一颗暖石,漾开圈圈涟漪。
前世,她与他相识太短,离别太快,他像一阵疾风掠过她的生命。而这本册子,却像一扇缓缓开启的窗,让她窥见了他深藏的另一面。那个在铁血刚毅之下,藏着如此细腻、浪漫的灵魂。
在一页标注着风的影响旁,一行小字印入眼帘。
“井边打水,她的辫梢被风扬起,那弧度是三级风。”
这哪里是记录风?分明是将风中的她,刻进了骨子里。
再次翻开一页,上面写着:“我在战场上,如何看这世界。”
里面并非只有刻板的训练条目,更多是周毅在硝烟间隙写下的观察与心得。他用最朴实的语言,描述着子弹如何在风中偏移,枪管如何在持续轰鸣后变得滚烫而影响精度……那些冰冷的物理规则,被他赋予了生命的呼吸。
陈米玥很快被深深吸引。虽然只是高中学历,但她心思玲珑,数学底子也好,加上周毅的笔记写得如同与她低声絮语般清晰,她竟能理解其中的脉络。
目测距离法:她起身走到窗前,好奇地尝试手册里的“拇指测距法”。纤细的手臂伸直,拇指竖起,闭上左眼,用右眼仔细比对对面的屋顶。
“闭左眼,伸直手臂,拇指对准目标……”
她低声复述着。试了几次,估算的结果竟与实际相差无几,一抹带着小小成就感的笑意,在她唇边悄然绽放。
风的影响:目光不经意间扫过院子,晾晒的白色床单被风吹拂,有节奏地起伏。她想起周毅关于三级风偏移的记录,又看看手中的册子,心中默默推演着那无形的力量如何改变子弹的轨迹。风拂过她的发丝,也仿佛拂过了纸上他留下的字迹。
机械原理:册子里用简单的线条勾勒着枪械内部的模样。她随手拿起一枚发卡,指尖灵巧地模仿着其中撞针的运动。
突然,她明白了周毅那句“保养不到位,击针易卡”的含义。
接着她看到一幅54式手枪的击发简图,旁边有趣的标注:“击针簧疲软会哑火,跟缝纫机跳线一个理:都是弹簧‘偷懒’顶不到位。”
这让她想起前世杂志上看过,蝴蝶牌缝纫机的梭芯机构,原理竟真有些异曲同工。这些冰冷的机械知识,因他的比喻和她此刻的顿悟,变得生动而有趣。
指尖翻过一页,映入眼帘的却是一幅少年侧脸的素描,是周子骏。下面,是周毅力透纸背的字迹:“臭小子,都这么大了,还总让哥给你收拾烂摊子!但哥没真烦你。雏鹰翅膀扑腾得越狠,将来才飞得越高。你总会懂事的。哥想告诉你:你从来不是累赘,你是我的退路。”
陈米玥轻轻叹息。看来他从未真正责怪过那个总惹麻烦的弟弟,那份严厉背后,是深沉的包容与期待。这份心意,周子骏怕是再也无法知晓了。
陈米玥捧着那本册子看得入迷,直到窗外的日头爬到了正中央,才惊觉已是晌午。她此刻突然明白,周毅写的那句他眼中的战场世界到底是什么。是每个数字计算的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