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昭继续:“还要准备一面圆铜镜,不是普通的铜镜,是要三光俱足的铜镜,你知道何为三光吗?”

见裴一清摇头,她耐心的说得更详细了。

“三光俱足,指的是午时三刻的阳光照过,子夜满月笼罩,还有心光点化过的镜子,不可小气,起码得这般大。”①

说罢,顾昭比了个大小,约莫三寸的长度。

裴一清为难,这日光月光他倒是懂,不过,这心光又是什么?

他瞧了一眼顾昭,紧着就问道。

“顾小郎,何为心光?”

顾昭将手搁在心口,认真道,“心光,自然是我们心口中自发而出的光,要取此光不难,清静身心即可。”

“此时正是杨柳抽芽季节,你折一根杨柳枝,沾上无根水,从头开始扬洒,净化身心。”

“然后再将心光取出,食指顺着铜镜描绘一个圆,中间点心,如此重复三次,心光便取成了。”

裴一清瞧清楚了,“哦哦。”

顾昭满意,“裴书生要是嫌麻烦,香烛行也是有卖这三光俱足的铜镜的。”

裴一清:……不早说。

他扯了个笑,“无妨,店里卖的,总归是费银。”

顾昭点头附和,“是极是极,勤俭持家就得开源又节流,咱们赚铜板可不容易。”

紧着,顾昭继续将请亲的方法讲了讲,说得是口干舌燥,她瞧见裴一清听得认真,不住的点头,倒是又觉得没枉费她这一番唇舌了。

末了,顾昭将地上的笋拍了拍浮土,搁到篮子中,最后道。

“你与你阿娘有亲缘,你真心相唤时,便能瞧见她在何处了,说是请亲,其实那时,你的神魂幽幽,更像是过阴,也就是从阳世入了阴世。”

“到时,你能瞧到晦暗的天色,别怕,那是鬼道的天光。”

裴一清郑重的作揖,“多谢顾小郎相告。”

顾昭摆手,“小事小事。”

……

第143章 (捉虫)

春风吹拂而来,带着竹林的竹子香气,细细密密的竹叶摩擦,似金石相碰,簌簌作响。

林子里显得有几分静。

挖得差不多了,顾昭站起身子,掐了个水球给自己和卫平彦净了净手。

注意到裴一清的视线朝这边瞧来,她笑了笑,手诀一翻,裴一清面前便也悬浮着一颗剔透的水球。

裴一清笑了起来,脸上的阴霾好似也淡了去。

……

一行人满载丰收,抬脚出了竹林。

“大哥!”

那厢,等了好一会儿的裴明皓听到了动静,赶忙从石头凳上站起来,几步迎了过来。

少年郎面皮薄,方才一通劝,没有将大哥劝动,反倒吃了一顿排头,他心里也有些不得劲。

裴明皓面上还带出了几分委屈,瞧着裴一清的表情欲言又止,可怜巴巴。

怎地就不待见他了呢?

……

那厢,得了顾昭说的秘法,裴一清的心里倒是宽慰了许多。

接下来,寻不寻他阿娘,是他自个儿的事,与他阿爹无关了,自然更与裴明皓无关。

阿爹不记得,他想要记得。

他想要记得那个辛苦怀胎十个月才生下他的人,她也抱过他,亲过他,亲呢的喊过他乖乖……

只是缘分浅浅,造化弄人,天不假年,这才丢下了他,早早撒手人寰罢了。

她闭眼的时候,是否也有着许多的不舍和担忧……还有遗憾。

他想告诉她,他过得很好,衣食无忧,生活不愁……会读书识字,以后还要去考科举,不论科举成不成,也能有立身之力。

……

裴一清心平气和的拍了拍裴明皓的肩膀,道,“好了,你自己家去吧,这是我和阿爹的事,你就别掺和了。”

“可是……”

裴明皓正待说什么,才刚刚张嘴,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