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良将腊肠卖去其他城镇,挣了不少银子,见裴征又有动作,忍不住上门打听,腊肠一事,裴征不计前嫌,不代表会把这个挣钱的机会分给裴良,尤其,见裴良不似当初,心寒道,“各家有各家挣钱的路子,堂哥犯不着盯着我不放。”
亲戚,也是靠缘分的,照理说,他帮着裴良想法子,事后,裴良好歹该说声谢谢,结果,什么都没有,裴征才看清了裴良的为人,三房的人,都是心思多的。
裴良一脸悻悻,犹豫着要不要学裴征,又怕遇着和腊肠同样的境地,他看出来了,裴征不会再帮他了,心里难免失落。
裴元户也看出来了,自己侄子是个心大的,回家,训斥了裴良两句,卷着包袱,回了镇上,人人羡慕他儿子出息,在镇上有宅子,若让裴元户自己选,他宁肯像自己大哥,整日在地里刨食,活得逍遥自在。
裴家三房又搬回了镇上,然而,并未掀起丝波澜,河边整日都聚集着人,或拿了勺子,或拿着铲子,忙碌着……
中间,裴征又做了件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儿,村子里谁家要起屋子的,他出一两半银,家家户户都有,一石激起千层浪,这话在村里炸开了锅,为此,许多人亲自上门求证,里正将大家聚集起来,眼含欣慰,“裴三生在村里,长在村里,大家平时嘴上吵两句,却没有闹出丢脸的事儿,咱村里,穷了几十年了,裴三愿意帮衬大家一把,大家莫要忘记这副恩情,往后,咱出了村子,也敢堂堂正正说咱是兴水村的人……”
说到激动处,里正眼眶湿润,语带哽咽,“有了屋子,家里说亲的人家也挺直了脊背,咱村的小伙子,会都讨到媳妇的,再有,今年,家家户户养猪,过年了,咱把猪卖给裴三,顺便帮着灌腊肠,不出三年,咱就能过上好日子了。”他从未想过,有朝一日,能看到村子繁荣的景象,是他和裴征说的那番话管用了吗?
兴水村,往后,祖祖辈辈都会记着今日裴征的恩情。
里正的话言简意赅,村里人兴奋起来,从生下来,到长大,从未如此感激过,他们是兴水村的人。
然而,一码归一码,最终,裴秀还是被撵出了村,里正有心在最后两年做番改变,不会留着裴秀坏了兴水村名声极道保镖。
裴秀卖了田,据说,和赵家小子成亲了,算起来,也算是裴家三房亲家,当初,赵家不来村里找裴元户闹,裴秀也不会和赵家扯上关系,都是个人的造化。
日子慢悠悠过着,起屋子的人家先请垒墙得师傅和匠人,去裴年跟前简单说明情况,工钱直接给了起屋子的匠人,以防有人拿了钱不修建屋子,对这事儿,众人皆满意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