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听我细细为您道来?。

俗话说,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婚。大宋男子十六岁,女子十四岁,便到了可谈婚论嫁的年纪。

连《诗经?》中也说,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所以说到谈婚论嫁,那自?然少不了媒人。

能做媒人的,就像现代的销冠一样,基本上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善于察言观色,且口齿伶俐办事麻利的,否则也吃不上这碗饭。

但在大宋,媒人也是分高低等级的,而且律法规定,不同等级的媒人,穿戴规范和说媒范围也是不同的。所以,一般只需看一眼穿着,就能知?道是什么等级的媒人。

比如,替普通贫民百姓说媒的媒妇们,一般穿着随意,没那么多讲究,甚至有些?就是巷子里?年纪大一些?的妇人客串兼职,只赚个灯油钱。比如杨蔓娘刚穿来?大宋的时候,那位给她介绍亲事的刘婆子便是如此。

而为中等的大户人家说媒的媒妇,则就讲究一些?,大多头戴冠子,梳黄包髻,衣着整洁,手里?拿着清凉伞,一般都是两两同行,比如之前为杨蔓娘说媒的刘媒妇和王媒妇,便属于中等媒人。

而为名门望族和朝中高官撮合婚事的上等官媒,则衣着华贵,穿红色褙子,戴紫色头盖。

第98章 第 98 章 成亲不是儿戏

今日来杨蔓娘家的, 便是这?样一位上等官媒。

“娘子请喝茶。”

孙婶适时?的往前厅里送上茶水和点心。

“多谢!”

官媒接过孙婶倒的茶,欠了欠身,便笑吟吟的对杨蔓娘自我介绍道:

“奴家住宜人坊, 夫家姓云, 所以外头都唤我云嫂子, 今日贸然登门, 还请大娘子勿怪。”

这?位云嫂子身材微丰,双目含笑,长了一副和气的面孔, 一举一动?都给?人一种娴雅之感,倒不像是普通的媒妇,让杨蔓娘莫名的想起之前去曹家做客遇见的贵妇人们, 遂笑着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