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进院门,便瞧见朱旭一家,报房的刘账房夫妻俩,还有朱贵一家已经来了?,众人正站在前院新搭的灶台旁,一边烤火,一边寒暄。

这?就是中产宋人在自家办宴席的真实场面,没有太多的讲究,准备工作都在院子里,客人来了?也都看得见,和现代农村大席有点像,在外?面支起大锅,现炒现往桌子上上菜。

不像那些富贵的高?门大户,十几亩甚至几十亩的宅子,宴席自然是很讲究的,都是在室内大暖阁,由丫鬟婆子们把菜肴用食盒奉上,还有专门伺候漱口擦手的侍女,根本看不见厨房忙活的情况。

“怎么会,外?头冷,快进厅里喝茶说话儿吧!”

客人到了?,作为主?家,杨蔓娘自然要陪客的。连忙把手上的活计交给老三,客气?的上前呼道万福,招呼众人进前厅。

朱旭带了?夫人和大孙子还有小女儿,大掌柜朱贵则是和老妻还有小儿子夫妻一道来的,刘账房没有带旁人,就他们两口子。

孙婶已经在桌子上摆好了各色果子,杨蔓娘一边倒茶,一边招呼众人吃果子。

“大娘子,恭喜啊,你弟弟这?般能干。不过今儿个怎么不见正主儿,二郎呢?”

朱旭娘子笑着道。

“他今儿......”

“哈哈哈......”

杨蔓娘正准备说话,外?面传来一阵儿笑闹声。

正是老二杨士林买酒回来了?,后面跟着报房的几个撰稿,还有七八个报房跑腿儿的小郎君,嘻嘻哈哈一起抬着两大坛子酒进了?院子。杨蔓娘还在一群人中看到了?熟悉的面孔,好朋友吕小娘和吕小娘的哥哥吕大郎。

连忙跟桌上的客人告罪,起身?去?迎。

“怎么这?么迟才?来?还以为你不来了?呢!”

拉着吕小娘的手,杨蔓娘笑着抱怨道。

“哎呀,我?要不来,不得给你剩下?一桌子菜了?,我?可没那么傻。”

即使许久不见,两人见面还是自然的互相?斗嘴,倒是让杨蔓娘想起了?之前在矾楼的日?子。

安排吕小娘姐弟就坐,让雇的帮闲娘子倒茶,杨蔓娘又去?招呼其他的客人,今儿来的客人大概有六十多位,不光有报房的人,杨蔓娘的朋友,还有老三杨盼娘的朋友,还有很多相?熟的邻居,比如之前给他们做鞋子的张嫂子一家,保康门开酒楼的王家娘子。

这?个年代就是如此,很质朴,很看重同行,同乡之情,左邻右舍之情,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很多就是一两次的而互相?帮忙而认识,然后拉拉家常,慢慢走动?,互相?请着赴宴,慢慢的,就成了?熟人。

午时正,宴席正式开始。

帮闲娘子们拖着掌盘开始给各个桌子上上菜,猪头肉,蒸丸子,东坡肉,八宝豆腐,蜜汁酥酪,每一道菜热气?腾腾的,充满了?烟火气?。

望着外?面缓缓飘落的雪花儿,看着坐满了?前厅和两边厢房的客人,听着众人的嬉笑寒暄,推杯换盏,杨蔓娘一时间神?色不禁有些恍惚。

又是一年冬来到,穿越大宋已经整整一年了?,不知不觉之间,她竟然已经拥有了?这?么多,在大宋认识了?这?么多人。上辈子的事情,似乎真的成了?上辈子一般,在记忆中是那么的遥远。

“大姐!”

不知何时,老三杨盼娘走到了?她的身?旁,拉着她的手,有些担心的道:

“你怎么了?,没事吧?”

“没事儿。”

望着因为脸上长?了?肉,小骷髅眼儿变成杏眼的妹妹。

杨蔓娘捏了?捏那婴儿肥的小脸儿,莞尔一笑:

“就是突然觉得幸福!”

此心安处,是吾乡。

......

今天是十一月十二。

天公作美,没有下?雪。

也是杨蔓娘的新书《温宸绝密修仙手札》正式刊登的日?子。

几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