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瞧着?正院的抄手游廊的石阶有几块松散了,正院的花木也需要修剪浇水,还有大门处的石狮子和旗杆也需要换掉,这两日你不?忙的时候,去桥市找几个木竹匠人来?,全部收拾妥当了咱们再搬进去。”
在大宋,各行各业都被分的很细。
比如家里的宅子,就有专门维护房屋的人,修整屋宇、泥补墙壁和家里的风雨连廊,在民间也叫这些人木竹匠人或者园丁。每天早晨,汴京的桥市和街巷口都会聚集一群这样的木竹匠人,供有需要的宅子主人雇佣,有点类似于现代跑单帮的装修工人。
“大姐,咱们还是别去桥市找人了。我前些日子在文绣院听于小娘说,她本家舅姥爷家里当初修缮房子,找的就是跑单帮的木竹匠人,结果?修缮的最后一日,家里丢了好几件预备过年穿的新衣裳,还有一罐子盐和肉,她家再去桥市找那?个人,人家都不?见了,后来?,报了官也没找到,一家子为?这事儿都怄了好久呢。”
杨盼娘皱着?眉头,不?放心的道:
“不?然,咱们还是去附近的行老?那?儿找人收拾宅子吧!”
所谓行老?,便是家政中?介。宋朝商品经?济发达,很多事情都习惯雇人,自然催生出庞大的家政服务群体,行老?和牙嫂便是专门的家政服务中?介。
几乎每条街上?,都有专门的行老?和牙嫂,受雇于行老?和牙嫂的服务人员数量也很庞大,可以提供的家政服务也是五花八门,种类繁多,比如洗衣衣裳、缝纫,刺绣,烹饪,维护房宅,修剪花园,喂养宠物,打扫宅院,婚庆服务,酒楼游船轿子牛车的预订等等,五花八门的,基本上?可以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百分之九十的需求。
可以说,在汴京,只要你荷包里有足够的银子,就不?必担心买不?到妥帖的服务。行老?那?里不?但?可以随时随地雇佣到人,而且,这些服务人员都在行老?和牙嫂那?里登记了身份和住址,交了保证金的,主家也不?用担心会被偷了东西提桶跑路。所以,相比于跑单帮的木竹匠人,这些受雇于行老?和牙嫂的木竹匠人,则更为?可靠和放心一些。
所以,杨蔓娘自然不?会反对,闻言点头道:
“也好,那?就依盼娘说的,找观音桥这边儿的行老?,介绍两个可靠的木竹匠人来?干活儿吧!”
“知道了,大姐。”
杨士林点头应下。
他跟着?大掌柜朱贵办事儿也小半年了,眼?界和为?人处世早已不?是做报房小经?纪的时候可比了。外表虽然还是少年人略显稚嫩的模样儿,但?处事却比之前圆润沉稳妥帖了一倍有余。就连朱贵,也好几次都跟杨蔓娘赞过他办事沉稳可靠。
所以,有他照看着?。家里对外的事儿,从来?不?必杨蔓娘多操一点儿心。
既然装修新宅子的事儿,一应交代给杨士林,姐妹二?人呆着?也无趣儿。在新宅里大概逛了逛,便索性坐牛车先回了家。
洗了手,杨盼娘从书?房桌子上?,拿起一张精美的帖子递过来?道:
“对了,大姐,今儿个一早,曹家姑娘派人送了一份帖子来?,说这个月的二?十九是她的生辰,邀请你去参加生辰宴呢。”
杨盼娘说的曹家姑娘便是曹溪,之前在茶馆和曹家姐妹还有刘妙真见过一次之后,互相觉得投缘,便留了地址开?始交往,之后还一道去瓦子里玩过两回。
最近曹家的老?太君这一个多月身子不?爽利,所以,曹韵和曹溪两个作为?孙辈自然要在身边陪伴侍奉,所以这段日子都很少出门玩乐,杨蔓娘也有些日子没有见过二?人了。如今有心思送帖子办生辰宴,想来?那?位曹老?太君的身子应该大好了。
帖子是素色的,上?面还画了一株兰草。帖子上?的书?法,是秀美的小楷,显然是出自曹韵之手。杨蔓娘看了一遍帖子上?的大致内容,和杨盼娘说的大差不?差,便放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