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一种时代特色吧!

吃罢除夕晚宴,亥时刚过。

家?家?户户都开始烧松盆,焚苍术,驱邪祈吉。杨蔓娘家?自然也?不?例外,老三杨盼娘也?拿来早就准备好的?注满盛麻籸的?烧籸盆,点?燃了放在大口,加上?苍术一起焚烧。

不?一会儿,远处便传来“砰砰砰”此起彼伏的?炮仗声儿。

“大姐,到点?儿了,咱们也?快去放炮仗吧!”

杨士林去西边耳房里拿出放在墙角儿的?炮仗,回屋穿上?羊皮裘,笑?嘻嘻的?催促道?。

除夕这天,不论是在朝当官的人家,还是普通百姓家?,都会围坐在火炉旁边儿,吃着消夜果和胶牙饧,不?睡觉守岁。

等到亥时,皇宫里会先燃放爆竹,爆杖声儿震如雷,声音大到宫外很远的地方都能?听到。然后,宫外的大街小巷再竞相燃放。

如今的?爆竹品类众多,有单响、双响、连响,有飞上?天空才爆响的二踢脚爆竹。甚至,在宫中,还有内廷殿司呈进的屏风炮杖,内藏引线,外面画着钟馗捉鬼之类的?图画,点?燃引线后,一连几百个炮劈啪作响不绝。

那震耳欲聋的?轰隆声,仿佛天上的雷公下凡了一般。

“大姐,三娘,白绾绾,你们捂住耳朵,我要放啦!”

院子里。

杨盼娘抱着白绾绾,老二杨士林点?燃炮仗的?引线,捂着耳朵站在一边。一阵子嗤嗤声儿之后,一只只爆竹砰砰上?天,然后炸开,照的?天空都亮了。

杨蔓娘瞧着有趣儿,也?用炭火点?了一支双响。

“砰!砰!”

连着两声巨响,即使捂着耳朵也?听的?真切。

随着爆竹声声,外面传来了一阵阵响亮的?敲门声儿。

“大娘子开门啦!”

“二郎,二郎,出来玩儿啊!”

“杨三娘!一起出来打夜胡啊!”

伴随着清脆的?童谣声儿:

“卖痴呆,千贯卖汝痴,万贯卖汝呆,见卖尽多送,要赊随我来......”

“大姐,要开始打夜胡了!”

老三杨盼娘顿时兴奋起来,一点?儿也?没被白天差点?挤丢的?事儿影响,乐呵呵的?回屋去拿自己的?钟馗面具。

打夜胡,这是除夕夜的?打夜胡卖痴呆,是这一日专属于街头?巷尾孩子们的?游戏。一群群孩子们吃完年夜饭,带着面具,打扮成神话传说里的?人物,在街上?唱童谣。

孩子们跑累了,便去各家?门前嬉戏,挨家?挨户的?敲门讨要钱财或吃食。这种喜庆的?日子,一般人们都会乐于大方的?给,没谁会拒绝。倒是有点?像现代国外万圣节孩子们扮成小鬼,挨家?挨户讨要糖果的?游戏。

杨蔓娘这个年纪,自然不?会去打夜胡了。

回屋端了一碟子澄沙团儿、蜜姜豉和蜜酥。打开大门,将点?心分?给大门外拿着木刀木剑、各种彩色旗帜,打扮成将军、符使、钟馗、判官、六丁六甲、和灶神,土地神的?一帮小孩儿。

“谢谢大娘子!”

“多谢杨大娘子!”

“嘻嘻......”

这帮孩子,都是保康门街这一片儿的?,很多都认得?杨蔓娘。拿了吃食,纷纷摘了面具笑?嘻嘻的?作揖道?谢。

没有春节晚会,没有手?机短信拜年,没有某信红包。杨蔓娘原以为在这个年代,自己除夕守岁会无?聊的?睡着的?。

但是没想?到,坐在火盆旁边儿,吃着消夜果和胶牙饧,一直到天亮鸡鸣,老二杨士林和老三杨盼娘打夜胡回来,拿着挂满铜钱的?竹竿儿,去院子里打灰堆,祈祷来年全家?逢凶化吉,实现心愿的?时候,她都是醒着的?。

大抵都年轻,竟然一点?也?不?困,吹灭点?了一夜的?守岁烛。杨蔓娘洗漱收拾好,和老二老三一起打了牛车,去桑家?瓦子过初一。

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