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旨到了姜家,最先坐不住的不是姜知远,而是朝中的大臣。

有一些跟姜知远关系好的,倒是真心的祝福他,剩下那些资历深的朝廷官员,则是打心里瞧不起他。

觉得他无非是靠自己的妹妹才升上兵部侍郎。

为此,众人纷纷朝着宫里递折子,逼迫皇上能够收回圣旨。

又说瑾妃是祸国妖妃,近日天象有异,燕朝恐有大乱!

楚云璟被这些折子气的讲不出话,但还不敢同小姑娘说,生怕她看着心烦。

一晃,年节已到。

宫内不宜点灯笼,燃烛,毕竟沈皇后刚死没多久,这时候张灯结彩的也不像话。

不过姜知遥倒是关起门来把长乐宫打扮的热闹,殿门口挂着两个灯笼。

她颇有兴致的还写了两幅对联,贴在殿门口。

“只生欢喜不生愁”

“吾心安处是吾家。”

横批:平安喜乐

姜知遥:不好意思了,苏老师,只能借用一下您写的诗句,莫怪莫怪!

“这是遥儿想出的?”楚云璟有些惊喜的看着她。

“当然不是,皇上您又不是不知道我没什么文化。”

“哦?那这是谁写的?”

姜知遥故作思索,想了大半天才说道:“是臣妾曾经在一本古书上看过这句诗,但是谁写的臣妾倒是记不得了。”

楚云璟不由得惋惜,这样好的诗人却没办法结识,倒是可惜了。

“吾心安处是吾家。”

“倒是很衬这长乐宫,长乐宫不就是朕与遥儿的家?”

姜知遥笑着点点头,心里却暗自想道:谁跟你是一家的,这不是为了应个年节吗!

二人入了殿,姜知遥还提前剪了一些窗花和福字,一早就贴在了窗子上。

她没什么大本事,就是爱做些手工,连带着小辰安也换上红色的小袄子。

头上带着虎头帽,手中拿着拨浪鼓,高兴的咿咿呀呀的。

“这小家伙倒是穿的喜庆。”

“能不喜庆吗,臣妾这也没几样红色的布料,安儿和时雪身上的料子,还是臣妾亲自去内务府挑的。”

“这花样也不是很好看,宫中正红色的布料太少了,还好臣妾手巧。”

楚云璟望着她,见她洋洋得意等待夸奖的模样,心中一暖,捏了捏她的脸。

“遥儿真棒。”

“过年两个孩子就是要穿的喜庆一些,红色当然是最棒的。”

“六福,去朕库房里寻些正红色的云锦缎来。”

“是,奴才这就去。”

姜知遥连忙摆手,“不用了,两个孩子一年也穿不了两次。”

“谁说是给他们的,过年你也得穿的喜庆些。”

“可是臣妾不能穿正红色,况且宫中如今在服丧,不宜穿红色。”

楚云璟笑道:“无妨,朕特允你一人,不会有人多嘴。”

六福身后跟着几个小奴才,手中托着几块精美的布料,除此之外还有一条正红色的衣裙。

这颜色很正,瞧着极为让人心动,更奇特的是它这个衣型,更像是连衣裙一样,长长的裙摆,腰身那里却掐的很紧。

袖子也是那种收身的,穿上去不会肥肥大大,领口处镶嵌了珍珠,裙摆则是一层红色轻纱。

“这裙子的样子倒是奇怪,从未见过。”

“这是先皇曾经派人下南洋,带回来的衣裙,一直放在库房积灰了。”

见姜知遥喜欢,楚云璟心里也高兴,如今姜知遥有孕,在他这就跟个宝贝似的。

“去试试,看看可喜欢?”

姜知遥倒是喜欢的紧,只是如今肚子大了,也不知能不能穿上。

她走进内殿,换上这身红裙,缓缓走出。

这身红裙衬的姜知遥皮肤更加白了,领口处恰到好处的露出锁骨,姜知遥还特意填了个金吊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