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爷请安。”
程珂扔给他一个荷包,“今日来不及给你带酒了啊,你自己买去。”
青枝也跟着给了他一个荷包。
门房恭敬地领着三人进了门,一旁的管事站在门外喃喃道,“不是说没空吗?”
韩老太爷笑呵呵地引着幼菫和程珂去了书房,他就像她的祖父一般,碎碎念着埋怨着她。“你这丫头到底有多忙,几个月了也不来看老夫一趟,还不如在小青山呢……”
幼菫笑着陪着不是,环视书房,里面一层层的多宝阁上摆满了书籍,她两眼放光,“您的藏书这么多呢!”
韩老太爷从最近的多宝阁上拿下来几本书,“这些书都是老夫的宝贝,不过现在最宝贝的还是你写的这五本。你这丫头也是太过谨慎,非要玉韫珠藏,倒便宜老夫了。只是此书若是以老夫的名义传播了出去,老夫岂不是成了欺世盗名之辈?”
幼菫扶着韩老太爷坐下,“这些书的问世,本也不是为了名利。且您是文学泰斗,又淡泊名利,又何须这些书来成就名望了?我只是想借您之手让这些只是更快地传播出去,您的名望让它们更容易得到大家的认可。若是以我的名义,得招惹多少猜测是非。”
韩老太爷长叹了一口气,“倒是老夫太过拘泥偏执了……”
老太爷有几处有疑惑的地方,幼菫一一给解答。用了整整一个上午。
幼菫收了老太爷一个实实在在的大红包。
临走的时候在院子里看到一位蓄着短须的儒雅男人,看起来严肃,韩老太爷介绍说是他儿子韩修远。他审视地看着幼菫。
幼菫听程绍说起过,是他们文官第一人。现在看起来的确有上位者的气势,比他老爹气势足多了,像个严厉的随时会打你手板的先生。
他对幼菫的请安只是淡淡嗯了声,背着手踱步走了。
忠勇王府送来了请帖,是宁贵太妃下的帖子,邀请王氏顾氏初五去王府赴宴。
宁贵太妃是忠勇王的母妃,在京城名望极高,辈分又在那里,说句话分量足足的。但她这么多年来还未曾宴请过,现在竟亲自下帖给程府,王氏顾氏都万分谨慎起来。
要写回帖,顾氏说道,“宁贵太妃相请,女儿们是要带上的,只是文斐现在已经定了亲,再出去参加宴会就不太合适了……”
王氏有些犹豫,规矩的确是这样,可是去王府赴宴这么好的机会,文斐错过了实在可惜。除了能见到宁贵太妃,宴会上定然还有很多她们平日见不到的皇亲国戚,见了面都是情分,对她以后自是有天大的好处。
王氏斟酌道,“忠勇王的意思是要和程家当亲戚走动的,自家亲戚倒也不用拘礼,这次就当去认识一下,以后再有宴请就不必去了。”
顾氏见王氏坚持,也不太多说什么,反正跟她又没有什么关系,也懒得操心。
写了回帖,又让女孩们去各自回房去搭配好去王府穿的衣裳,首饰,王氏顾氏一一看过了点了头,又开了箱笼给着意添了几件合适的首饰。
祥云斋生意蒸蒸日上,还在临安和常州开了分店,顾氏手头宽裕,对两个女儿和幼菫也很大方。幼菫有秦家商号时不时的送些新鲜首饰,自是不会缺着,但长者赐不可辞,也高高兴兴地接了,戴上让顾氏高兴。
初五这日天还未亮,幼菫便被叫醒了,吃了三个水晶虾饺,一碗燕窝粥,一碗豆浆,幼菫还想再吃些,张妈妈却不让了,利落地把早膳收走了。
王府规矩大,是怕她吃多了又要如厕又要打嗝的,让人笑话了。
幼菫无奈地叹了口气,她现在正发育的时候饭量大,吃了这么一点能顶什么用。
张妈妈给幼菫梳了个朝云近香髻,插了支纯黑水晶参银发簪,珍珠碧玉步摇,一对白珍珠耳坠,穿了自己设计的棕红色绣缠枝纹素软缎袄裙,披了妃色皮毛里织锦斗篷,一张玉颜虽不施粉黛,却已美得惊心动魄。
幼菫听着外面呼啸的寒风,还想在袄裙外面套个短羽绒服,被张妈妈无情地拒绝了,只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