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先让他安排人手清理山洞壕沟,他虽很是不情愿,可郑先是国公爷推荐任命的,又事关战事,他还是应了下来。
郑先不敢再掉以轻心,又赶往陵南谷查看,好在那边有鲁将军大营驻扎,损坏的壕沟山洞已经一一清理干净。
荣国公还着重提了池原关,池原关虽不在凉州,却也只相距百余里,是突厥进入大燕的不可回避之路。郑先还是去了一趟。
待他返回都护府,已经是第二日的晚上。
他匆匆去了萧甫山的院子,却发现屋里屋外空无一人,询问院外守卫的侍卫,也是一无所知。
郑先没有离去,他去了书房,在几个沙盘前忙活,对照着现场描绘的图纸,一一修改变动之处。
待忙到子夜时分,没等到萧甫山,却是有斥候探查回来了。萧西被荣国公临时任命为大将军,统领西北军,各路消息都是第一时间送至他手中。萧西来了凉州便住在都护府内,有什么事情都是二人商议着做决定。
可现在萧西不在。
☆.第三百五十章 大军
郑先去了议事大厅,斥候连夜赶路,已是力竭,瘫坐在地上,有士兵在给他喂水。
见郑先过来,斥候强撑着站起来,急声汇报,“大人,吐蕃有四十万大军正朝凉州而来!他们一路隐藏痕迹,直到过了廊庭才不再遮掩,一路疾驰。预计两日后可达!”
郑先大惊,四十万大军!吐蕃这是要奔着灭大燕来的吧?凉州只驻扎了十万兵力!
吐蕃最不缺战马,每个士兵都配备两三匹战马,擅长奔袭战,一路换马疾驰,行动迅速。他们一般是各自携带马**和牛肉干充作军粮,无需驻营搭灶,饿了吃上几口马奶牛肉干就能快速补充体力,节约了大量时间。是以吐蕃骑兵以迅猛凶悍著称,有猛虎下山之势。
斥候的预计怕是乐观了,用不了两日,怕是一日半便可到达。
且吐蕃军没有到达之后扎营修整,次日再战的习惯,他们无需休息,长驱直入直接展开作战,不给对方反应时间。
郑先立即派人请几位将军来都护府议事,卫襄和吴将军最先到达。
“赛德小儿言而无信,破坏盟约!当年就不该放他回去!”
“老子跟他拼了,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吴将军瞪眼竖眉骂骂咧咧,他昨日还说来二十万大军自己没辙,现在居然来了四十万!自己岂不是成了熊包软蛋?
卫襄却是在看着沙盘沉思。
萧甫山和萧西便风尘仆仆回来了。
在场的人只有吴将军不知萧甫山早已回凉州,他顿时心中大定,国公爷回来了,此战无忧!
吴将军满脸虬髯,眼中闪烁着与他粗犷长相不符的小星星,“国公爷您可回来了!末将都一年半没见您了!”
“国公爷,听说您成亲了,可是真的?”
“国公爷您喝水!”
萧甫山连喝了几碗水后,方开口说话,“两位将军有何看法?”
吴将军面对荣国公明显收敛了许多,乖顺了许多,“国公爷,凉州只有十万兵马,想抵挡四十万吐蕃虎狼之军,着实压力太大。末将以为,不若从魏州河州和池原关各调两万兵马过来。”
卫襄不愧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大敌当前却稳若泰山,他说道,“卫某以为,其他三处只有各五万兵马,若抽走两万,防御便会捉襟见肘,此法不可。”
吴将军反驳道,“这三地关隘地势险峻,山谷崎岖狭长,方便设伏,总比凉州要好些。或者只从魏州池原关调兵,河州就别调兵了,毕竟赛德四年前在那里栽了跟头,说不定还会去报复。”
卫襄这两日也听了一些关于赛德的传闻,说道,“据说赛德如今颇有谋略,善用兵法。若真是如此,既然他出动了这么多兵马,势在必得,他定然会想到我们会调兵。为避免如此,他定然要多方进攻,让魏州河州自顾不暇。”
卫襄分析的有理有据,吴将军被堵的结结实实,他瞪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