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菫先问他,“现在半个月时间已过,先生可开始筹备了?交货期如何?”

秦先生叹了口气,“是开始准备了,不过想在十月前交货是不能了,得往后顺延半个月才行。”

幼菫心知再提前也是难为他了,现在已经进入七月,距离十月还有三个月。

“顺延半个月也可以,但是棉袄棉裤要加厚,在原来基础上,再加厚五成。”

秦先生苦笑,“夫人,您真是为难我啊!”

幼菫见他为难,倒觉得奇怪了,“这厚一点薄一点的事儿,花费的功夫都是一样的啊!”

秦先生解释道,“咱现在最紧缺的就是棉花了。棉花是九月份收获,现在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我问了各地管事,手里的存货都不多了,只能下去采买,或者去同行那里调货。估计按原来的用量,也就勉勉强强凑够。再多怕是不能了。”

他把单子递给幼菫看,都是各地商号管事报上来的棉花数量,还有预计可以采购到的数量。

他是仔细做了功课的。

这个问题要如何解决,两人商量来商量去,都没有好的解决办法。

幼菫想过用羽绒代替,但这这个更不容易。羽绒不是普及了的东西,平日里没有库存积累,想临时抱佛脚收足够的羽绒上来,比收棉花还难。

事情陷入了僵局。

素玉端来三盘饺子,有虾仁,羊肉,三鲜,三种馅。

幼菫叹了口气,“素玉,我吃不下,你别忙活了。”

素玉默不作声,端着饺子往外走。

“那个,我到时有些饿了。”秦先生说道。

幼菫看向他。

秦先生笑道,“我来的匆忙,尚未用午膳。”

幼菫歉意道,“是我疏忽了,素玉,把饺子给秦先生。”

秦先生吃着饺子,赞叹,“夫人身边的侍女个个能干,小小饺子,也做的如此鲜美。”

素玉也不看他,闷着头端着托盘走了,又一头扎进小厨房,忙活起来。

彩绫阁胡掌柜和绣娘过来了。

现在是七月初,胡掌柜跟着一起来送账,顺便想跟幼菫再讨些新的秋装式样和绣样。

幼菫让秦先生先稍候,她带着他们去正院。

老夫人这么早就做冬装,让他们颇为意外。虽说京城的秋季短,也不至于提前这么久。

绣娘给老夫人量了尺寸,老夫人从自己库里选了几块料子,让绣娘带走。又挑了几匹料子给幼菫。

幼菫带他们回了木槿园会客厅,她跟胡掌柜说道,“铺子里存着的鸭绒,先紧着老夫人用。”

胡掌柜颇为自豪,笑道“夫人放心,鸭绒是足够的。去年冬日咱羽绒不够用,您想做床羽绒被都舍不得。今年老奴就一直留心采买着,鸭绒和鹅绒都有。附近州县的,老奴也让那些烤鸭店饭馆攒着鸭绒送过来。攒到现在,库房已经满了,足够咱冬日里用的。奴才想着,羽绒被生意也可以做着试试,也多一个进项。”

几个嫁妆铺子的掌柜谁也不服谁,你追我赶,想着法子增加收益。夫人给了他们铺子股份,铺子里赚的多,他们才能赚的多啊!

彩绫阁已经往旁边扩了两间铺子,面积是原来的两倍大小。那两间铺子原本是租出去的,今年到了期幼菫便收了回来。

这让其他几个铺子的掌柜的很是眼红,胡掌柜更是卯足了劲,非要做出些成绩来给他们看,也不辜负了夫人的一片信任!

幼菫面露喜色,“做的好!这些羽绒保存好了,留着有大用处!各处的烤鸭店,让他们继续送鸭毛,他们能帮着收更好,价格可以给高些。”

胡掌柜见夫人高兴,便知道自己办了件好事,殷勤应下。

他犹豫了片刻说道,“老奴的家乡兰平县,家家户户养着鸭子,都有着一手制作腊鸭干肉的好手艺。老奴有个兄弟,靠养鸭勉强糊口。去年冬日老奴就给了他一些本钱,让他平日里四处收着鸭绒,待到了今年冬日,到京城和周边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