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菫心中感激,忙施礼道谢。
慧明又跟老者互相施礼。
老者道,“鄙姓韩,慕名而来品尝贵庵斋饭。”
慧明师太侧身作请,“韩施主请。”
老者走在前面,幼菫轻声跟慧明师太道,“刚才我们遇险,幸得老先生相助。”
慧明师太低声道,“何施主以后莫要独自出来了,想要出来时跟贫尼说一声,让两个弟子跟着,以防万一。”
幼菫对慧明师太多出几分亲近,乖乖道,“堇儿知道了。师太莫要告诉张妈妈。”
慧明师太微微一笑,“好。”
静慈庵里此时已很是热闹,正殿前的院子里挤满了人,正排着队领取斋饭,几个尼姑有条不紊地分发斋饭,旁边是功德箱,往里投多少香油钱全凭心意。
尼姑们时不时地念声佛号,“咸豆花二十份已经没了。”“豆腐脑没了”,后面的人便悻悻喊道,“今日怕是又领不到了”“我家夫人还等着吃呢,怕要挨骂了”“我家小姐也在家等着呢”“要想能吃到,还是得住下,住下都是管三餐斋饭的,听说有好几样呢”“庵里供香客住宿的院子是有数的,不是想住就住得进来的。我家夫人想来住,已经排到下月了。”
韩老太爷看着面前情形,对仆从小五笑道,“今日怕是又吃不到了。”
仆从小五扁扁嘴,“这没的也太快了些。”
慧明师太内心很满意主仆人二人的失望,面上却从容淡然的很,伸手恭请韩老太爷,“韩施主请到这边偏殿用斋饭。”
韩老太爷笑道,“哦?老夫竟有这般待遇?”
慧明师太高深莫测道,“万法皆空,因果不空。阿弥陀佛。”
待韩老太爷坐定,不多久便有尼姑送来了斋饭。只见面前案几上摆满了斋饭,一碗东坡豆腐,一碗豆腐脑,一碗咸豆花,一碗甜豆花,一碗香菇豆腐白玉汤,一碟豆腐素包子。
韩老太爷惊讶道,“这般丰盛?”
慧明师太道,“这几道是静慈庵最受欢迎的斋饭。”
韩老太爷挨个品尝过来,赞叹不已。慧明师太在一旁耐心作解释。
待到韩老太爷吃饱满足起身,剩给仆从小五的饭菜竟然不多了。
小五不开心地暗道,我也想尝尝那豆腐脑豆花啥滋味啊。又自我安慰,好歹还有别的几样,比外面啥也抢不到的好了太多。
韩老太爷满足地叹息,“贵庵的斋饭果然名不虚传。多谢师太了。”
慧明师太念了佛号,“韩施主想吃随时来便是。”
韩老太爷哈哈道了谢,添了香油钱,心满意足地辞别了慧明师太。
☆.第十二章 悠闲
下山路上,小五宝贝地抱着怀里的包子,道,“这师太倒是对老爷客气,老太爷要是喜欢,小的每日都来跟他们讨上一碗。”
韩老太爷道,“这是沾了那姑娘的光。”
小五问,“老太爷为何这般说?”
“你没见慧明师太对那姑娘颇为恭敬亲近,想是知道了我们对她施了援手,替她报恩呢。”
小五恍然道,“原来如此。也不知那小姐是何身份,慧明师太这么礼遇她。”
“怕是被家人送到这里的。”
“老爷何以见得?她带着幕离,模样也看不见,自己的身世她也是一句未提。”
“你看她一身素衣,腰间手上半点饰物没有,出来游玩拜佛可不会这般打扮。”
小五连称可怜,“那小姐瞧着比我还要小,她家人怎舍得扔在这庵里?”
韩老太爷摇头不语。二人下了小青山,过了山坳,往大青山而去。
偏院里,青枝回来便放声大哭。“小姐要是有个好歹,奴婢就是死一万次都不够。”
幼菫不停安慰,最后搬出张妈妈快要回来了,青枝才算止了哭声,却说以后再也不陪她偷溜出去玩了。
青枝的这种誓言幼菫一点都不怕,她自小到大在幼菫面前就没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