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是按比例还是按分数招生?(4 / 6)

的基础,未来很可能会给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但是如果不按照比例招收学生的话,那么就需要在高等教育阶段投入更多的资金,而高等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成本无疑比义务教育阶段要高的多。

如果不按照比例,只是按照成绩划分招收标准,例如凡是平均分数达到90分以上的学生,都可以得到录取通知书,那么高等教育资源就无法支撑得起这样规模的学生数量。

而且国家也没有如此多的资金用于招收如此大规模的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但是如果就这么放弃,是不是存在严重的人才资源浪费?

更好重要的,还是在于教育真正的意义是什么,是社会人才的选拔,还是回归到教育的根本问题,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别说是王怀军了,就是赵一看到这些数据,也不知道是喜还是忧,如果按照比例招收,那么就算是这些学生再优秀,也和大学教育无缘。

而我国目前的人才晋升通道里面,高考考上好大学是最重要的一个,那么前面的学生那么努力的意义何在,这就是常说的内卷问题。

如果赵一没有什么大的理想,自然也就不用这么纠结,反正以目前的高校资源来看,是不足以支撑这样的规模,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好考虑的。

但是前面他对老人讲过社会发展阶段的问题,以我国目前的工业实力和经济实力,想要再进一步,就只能是建设知识性社会。

而知识性社会建设的前提就是要有足够的知识性公民,而以比例招生高中学生,必然是和这个相违背的,还是会形成一个明显的阶级性社会。

而阶级性社会的存在,其实就是知识性社会的最大障碍,这就涉及到阶级维护的问题,必然导致知识性社会发挥的作用大打折扣,反而出现严重的内卷,导致很大一部分人只能“躺平”。

其实赵一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未来的道路将往哪儿走,是继续沿着目前的道路走下去,还是必须要进行另一场大的社会改革,实现跨越式进步。

现在他手里的机器人都出来了,普通的劳动力的出路在哪里,反正这种简单的劳动未来肯定是不存在的,甚至绝大部分岗位都可以使用机器人代替工作。

这还是初级人工智能在背后发挥的作用,等到中级人工智能出来之后,甚至很多创造性岗位都可以有人工智能来代替,不说比人做得好,至少两者基本上处于一个水平线上。

那么现在的生产关系还有没有必要存在下去,赵一其实在这个问题纠结了很久,虽然有点头绪,但是具体如何实施,如何获得广泛的支持,他心里也没有把握。

王怀军看着赵一沉吟了许久,都没有做出决定,说实话,他也觉得挺难的,毕竟决定好做,后面的事情就难办了。

现在高中阶段的学生还算不上很多,毕竟全民义务教育实施也才两年时间,很多学生之前就辍学了,导致年级越高学生总人数越少。

但是只要全民免费义务教育实施10年以上的时间,到时候高中阶段的学生规模就相当的可观,如果还是按照分数录取,而不是排名比例录取,那规模就非常的庞大了。

赵一足足沉吟了一刻钟的时间,最后对王怀军说道:“我知道做出这个决定肯定是非常的艰难,后面的事情安排更是如此,你身上的担子也就更重了。

但是我还是觉得,如果还是按照比例录取的话,实在是对人才有着巨大的浪费嫌疑,这是我乃至社会所不能容忍的。

所以我觉得凡是平均分数达到90分以上的,都可以纳入到录取名单当中,然后根据录取名单上面的排名,决定他们上哪所学校。

如果能够上录取名单的学生不够之前定下的40%的比例,就按照40%的比例来录取,你觉得如何?”

听到赵一的这个决定,王怀军倒吸了口凉气,虽然他觉得可能会做出这个决定,但是标准线肯定会定的很高,毕竟资源是有限的。

只是没有想到,赵一的标准线竟然定在了平均分数90这个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