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的扩大涉及到方方面面,不是有钱有技术就可以的,例如员工的招募和培训、和地方政府打交道、产品的推广和销售等,涉及到方方面面,其实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
而谭德林不仅完成了这个任务,并且企业管理系统给予了优秀的评价,说明企业管理经营上面,也是做得相当的漂亮。
目前天枢机械公司的生产规模已经足够满足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市场需求,暂时不需要再大规模的进行生产扩张。
接下来,天枢机械公司公司除了继续加大已有产品的优化设计之外,就是配合赵一的计划,进行新能源替代工作,将目前以石化能源为主转变到以电能驱动为主。
别看只是更换了能源系统,其实里面需要重新设计和研发的技术非常的多,并不是简单的能源系统更换那么简单。
而他们在这方面的工作其实已经有一些成果,这些成果也已经得到了客户的高度认可,为客户节约了成本,需求量甚至比传统的化石能源产品还要大。
除了能源体系替代计划之外,另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无人化方面的研发,这个无人化,倒不是说不用人工操作,而是可以让工作人员远程操作,能够改善操作员的工作环境。
其实如果使用人工智能,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做到真正的无人化,不过以目前国内现阶段的情况来看,还是不要推出为好。
虽然经过全国大建设和经济提速计划,国内劳动力就业市场比较充分,甚至个别行业出现严重的用工短缺,但是整体上还是比较平衡的。
在服务业就业岗位欠缺的情况下,还不是大规模削减工业领域的用工人数,不然很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烦,给社会稳定带来隐患。
目前天枢机械公司的无人化项目基本上集中在农业领域,而且具备一定的智能性,减少无人化机械的操作难度。
这种要求是现实需要,我国稍微有点知识的人,基本上都是往工业领域跑,而农业领域的整体劳动素质较低,农业机械复杂化,给现代化农业带来很大的限制。
这就不得不加入人工智能,减少农业机械操作的难度,就算是农夫,只需要经过简单的培训,基本上就可以操作。
现在这种带有一定智能的农业机械设备,已经逐渐到农业生产领域,开始替代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和传统农业机械。
有了这些农业机械,农业生产从业人员,只需要坐在办公室里面,就可以完成各种农业生产活动,根本就不需要下到田间地头。
不过目前这种方式进行的农业生产规模并不大,基本上还是属于实验性质,因为想要真正的架构这么一套农业生产体系,不仅仅只是机械的问题,里面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
例如通信问题就是一个难题,至少现在的2g+移动网络,是不符合架构这样一套体系的要求,想要大规模推广,这个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前世为什么要等到5g才开始大规模的发展物联网,就是因为很多设备对于延时的要求较高,同时对信号稳定性要求也很高,之前的移动通信在这方面的能力略有不足。
不过这个难题,等到赵一搭建的全球卫星通信网络成型之后,基本上就解决了,只需要在田间地头安装接受卫星信号的“锅盖”,就可以实现低延时、高稳定的网络信号。
之前赵一搭建全球卫星通信网络,主要的目的是为了给即将到来的西北气候改造计划提供资金,主要的服务对象还是个体用户,并没有想太多。
经过和旗下企业的交流,发现很多问题其实都和网络通信扯上关系,反正只要是高端机械领域,都脱不开这个关系,这不得不让他重视起来。
像现在的远程机械操控体系就是现成的例子,而且在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里面,其他设备对于网络的需求也是一样的。
之前解决的办法基本上都是拉光纤,因为那时候天玑农牧公司的生产基地相对集中,铺设专门的光纤网络平摊下来,成本还是可以承受的了。
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