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这就有点科幻了(4 / 6)

但是自动物流车肯定短时间内是没戏了,这不仅仅只是涉及到技术上面的事情,还有各个国家的交通法规限制,而且在无人环境下,也很容易被道德低下或竞争对手破坏。

虽然这条路走不通,但是思路却是打开了,他们决定采用无人机提供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服务,各项研究工作进展非常的顺利,难点就卡在电池电量不足的问题上。

不过这个问题随着新型电池的出现,也迎刃而解了,这也是他们推迟时间的原因之一,因为新慧能源公司的新型电池投产至少需要半年时间。

这段时间里面,他们既需要等待新慧能源公司的新电池上市,同时也是在积极的扩大物流配送无人机的生产产能,为电商上线做准备。

至于他们研发的物流配送无人机的性能如何,赵一也进行了相关的询问,单个无人机倒是问题不大,相信以他们的实力能够很好的解决。

但是如果以物流配送无人机作为主要配送手段的话,那么就意味着每一个配送点都需要管理成千上万台无人机,管理和操作上面的难度就不简单了。

而且还需要保证成千上万的无人机能够准确的识别空中路线,将商品准确无误的送到各个消费者的家里,难度又提高了好几个档次。

而且现在可没有到处遍布移动互联网,就算是升级到2.5g的移动互联网,时延太高,不适合作为配送无人机的无线通信手段。

“为了管理庞大的无人机群,我们积极和积木软件公司合作,利用他们的智能城市大脑相关的技术,研发了中央智能控制系统。

经过我们的测试,单套系统可以同时最多管理10万架无人机,可以让他们在空中灵活的行动,并且可以自动充电,自动规划飞行路线等等。

除了中央智能控制系统之外,为了解决信号中断的情况,我们还在每一台无人机中内置了智能系统和地图信息系统。

虽然由于算力的限制,可能无法做到中央智能控制系统那么智能,但是基本的配送和返回服务还是没有问题的,避免迷航事件发生。

至于网络通信,我们采用的还是卫星通信方式,为此我们已经和未来空间技术公司达成合作,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将会发射满足业务需要的通信卫星数量。”贾思琪说道。

赵一听完之后,内心至于一句卧槽来表达了,虽然这些技术对于他来说算不得什么,但是对商通贸易公司来说,难度就非常的大了。

其实他也知道无人机市场规模还可以,只是认为目前的条件下,发展无人机是没与必要的,也就从来就没有提这茬,只在华夏军事工业公司里面表达过这个想法。

没有想到,商通贸易公司经历千难万阻,竟然将这件事情给做成了,而且做得比前世的无人机要高级得多,智能化程度更高,人为参与更少。

如果有此利器的话,商通贸易公司的电商业务将会是其他竞争对手无法比拟的,至少在配送服务商是没有竞争者的。

“你们能够将智能技术应用到这方面,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想法,但是有怎么保证不会泄密呢,要知道在国外部署的话,可以被人随时以各种理由进行调查。”赵一问道。

智能技术是赵一旗下产业的核心技术,是处于高度保密的,这不仅仅只是商业利益上的事情,因为还可以运用到军事领域。

听到赵一的询问,贾思琪露出不出所料的神情,笑着说道:“我们当然不会傻乎乎的将核心技术部署到国外,那样不可控因素太多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将中央智能系统部署到通信卫星上面了,而且所有通信卫星上面的智能系统可以相互通信和协调。

甚至还可以相互借算力,以平衡区域业务不平衡造成的部分算力紧张的情况。而且部署到通信卫星上面,还可以减少一半的时延,这对无人机的应急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赵一听完了这种天才般的解决方案,都忍不住叫声好,不仅做到了保密性,同时还能够减少中央智能系统对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