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要自己亲自搭建骨架,是因为以目前的技术水平,想要做出来难度非常大,凭借区区还没有成立的信息技术大学,根本就做不出来。
而这些与会的企业,回去之后,需要统计一下自己的用工需求,提供一个名单出来,好为天问信息技术大学招生提供数据依据。
当然,想要依靠天问信息技术大学来完全弥补他们的用工缺口是不太可能的,所以主要是统计重要岗位上的缺口,毕竟这所大学的定位是培养高端信息技术人才。
至于这所学校的教材,还是沿用赵一之前编写的教材为主,同时由这些企业的高级研究人员根据当前的信息技术发展水平编写补充教材。
毕竟信息技术的发展是日新月异,每一年都有很大的研究突破,需要在教材上面常换常新,才能够跟得上市场对于高端人才的要求。
至于时间,赵一希望能够在明年高考之前所有的事情都准备妥当,包括校区的建设、教师队伍的建设、实验设备的安装到位等等。
最重要的是,还需要获得教育部颁发的许可,让这所大学成为一所能够颁发正规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高等院校,不然招生就是一个大问题。
但是想要获得教育部的认可,还需要在师资力量上面有足够的实力,所以这些企业提供的高级研究人员还不能只是默默无闻搞研究的,还需要有一定的知名度。
这个知名度不是像前世那些公知一样,到处晃悠,而是需要获得过国家级别的奖项,或者是被国家授予高级职称。
获得过国家级奖项,基本上需要获得过国家科学技术奖项,好在这些企业里面有这样的人存在,毕竟这些企业一举将在这些领域带入到世界先进行列,没道理连个奖项都没有。
至于高级职称,最好是院士级别的,好在这些企业里面虽然获得这种称号的不多,但是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的。
至于他们这些人来不来教学其实并不重要,他们平时也不可能花费太多的时间在日常教学上面,能够带一门课就已经是了不起了。
所以这些人主要是以挂名为主,为的是增加学校的师资力量,满足教育部对于师资力量的要求。
除此之外,还需要从国内外挖一些人才过来,至于国内,有天问大学背书,给了这所即将成立的大学一定的支持,应该会有一些人才过来执教。
特别是赵一初期投资就达到了100亿元,这在国内也是数一数二的了,只要将这个消息放出去,大家都明白这所学校的前景如何了。
教育虽然拼的是底蕴和师资力量,但是归根结底还是资金实力,只要不断的投入大量的资金,未来的结果总归是不差的。
可能那些上了年纪的专家学者对这些不太感冒,但是对于年轻学者来说,就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了。
因为他们正是处于追求学术成果的时期,而想要研究出来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成果,就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和实验设备的支持。
再加上这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地球模拟器的信息技术部分放到这所大学研究,那吸引力就更加大了。
虽然地球模拟器闹得沸沸扬扬,大家对于其他的学科怎么配合这个项目还有一点眉目,因为只需要提供准确的实验参数或者是定理就可以。
但是关于怎么编写这么一个地球模拟器,全国信息技术方面的学者都没有什么眉目,毕竟想要实现地球模拟器描述的那样,以现在的技术条件根本就做不到。
既然地球模拟器项目在国内闹得沸沸扬扬,那么在国外肯定也是受到了一定的关注,虽然各国的学者是积极响应,毕竟这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好处。
但是各国政府就显得有点冷淡了,为什么,就是经过智囊团的分析之后,得出的结论就是不可能成功。
不说其他的部分,就是该怎么编写这套系统,各国政府咨询他们国内的顶级专家,都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做到。
如果连编写地球模拟器都做不到,那么即使其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