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小姐心里不顺,自然是免不得一顿冷嘲热讽的。大小姐要等着大姑爷来接,所以就算是不好听也要听着。可气的是,大小姐走的时候,连个回礼也没有给准备,大小姐是空着手走的。”
“简直岂有此理!”安生也是极为气恼:“上次夏紫芜跟随姐姐去孟府小住,尚且打点得周到,就连孟家小姑都有见面礼。中秋节这样重要的时候,怎么说也应当给孟家二老一点意思。即便是官场相交的同僚,也当有个礼尚往来,更何况这是实在的姻亲,薛氏就不怕将来父亲在人家孟老爷脸前下不来台面?”
“最初时,好像好歹是备了的,后来来接大小姐回府的,是个车夫,姑爷没来,大夫人就将那回礼扣下了。说是孟家大门大户,大小姐如今是掉进了金银窝里,手里又攥了那么多三小姐的嫁妆,也不缺这点东西,让她自己置办点回礼带回去就是。”
端午讲述这些的时候愈发地义愤填膺:“府里下人虽然对于夫人苛待大小姐的事情司空见惯,也忍不住背地里议论两句。一点蝇头小利,薛氏都看在眼里,克扣下来,做事情可远远没有当初大夫人在的时候敞亮。”
安生一声苦笑,薛氏原本便是市井破落户出身,格局便是如此,再加上心肠,能奢望她做出什么漂亮事情来?也难怪惹得大家伙不待见。
“父亲不在府里,薛氏自己当家,为所欲为,自然更加离谱。”
“可不就是,”端午轻哼一声:“我还听说,这次中秋节,给府里长工们的节礼就几个烂果子,莫说原来大夫人在的时候体恤大家秋收辛苦的鱼肉,就是粮米也克扣下了。还说下半年活计少,要削减工钱。那些长工正议论着下半年各自另寻个差事呢。”
安生不过略一沉吟,心里便有了计较,对端午道:“其实,这些日子里,我也一直在考虑一件事情。父亲不在府上,她们母女几人每日里便是处心积虑憋些坏水出来,我也有点担心她们再算计你。
这府里没个能降得住她们的人不行。思来想去,就想着,若是祖母能够上府里来小住几日便好了,定然能将那薛氏收拾得服服帖帖。
你与那些长工相熟,便让他们想办法将薛氏苛待他们的事情传扬到大房那边。祖母是个好脸面的,应当会过问两句。到时候,我再想方设法,让祖母搬来府上小住,主持大局。”
端午有些犹豫:“老夫人与夫人向来不合,自从夫人进门之后,除了上次大小姐出嫁,就再也没有来府上住过了,她会来吗?”
安生心里其实也就是有这样一个想法:“就是因为祖母看不上薛氏的做事,所以才请她过来。行与不行,只能说试试看。”
端午点点头:“长工们许多都是一个庄子上的,即便不故意去说,大家家长里短地也会传到大爷府上。”
安生摩挲着手里的点心盒子,微蹙着眉头:“那也要想个法子,看看如何能让祖母搬过来的好。”
第八十四章 心思败露
第二天便是八月十四,府里有离家远的长工已经提前请假回去了,夏紫桓也从学堂里接了回来,晚间见到安生极是高兴。
安生虽然极是讨厌薛氏母女,但是对于这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却是没有任何偏见。
夏紫桓一点也没有沾染上薛家那些刻薄世俗的习气,一举一动倒是像夏家这面多一些,人也蛮老实,与安生亲厚。
他听闻安生在跟随冷南弦学医,心里是极为崇拜的,看着安生随身诊包里一样样说不出名堂的瓶瓶罐罐,言谈里也颇有几分想要学医的念头。
安生慌忙打住了他的话,劝说他千万不要起这样的心思,然后将自己今日里练习针灸,在身上刺得密密麻麻的针眼给紫桓看,夸张地讲述其中的枯燥乏味,比起他的学堂过之而无不及。
紫桓小时候顽劣不听话,薛氏经常拿着那种纳鞋底的粗针吓他,所以他对针一直有着恐惧,立即便吓住了,自然而然打消了这危险的想法。
薛氏对于独苗夏紫桓那是寄予了极深的希望,一门心思巴结着他,让他日后参加科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