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和万事兴,人,你招呼都不打一个,千里迢迢地已经带回来了,断然没有始乱终弃的道理。
紫桓他娘为了这个家,就忍下这口气。但是你也要记得,她为你生养了三个子女,是紫桓的母亲,是你的正室,这位置是不能动摇的。
你一时新鲜也就罢了,断然不能做出宠妾灭妻的混账事情来,自己心里要有个斤两。”
夏员外终于得到老夫人首肯,一颗忐忑不安的心才放下来,顿时眉开眼笑:“那是自然,一切全都听母亲吩咐。”
当即,便吩咐下人搬来褥子,铺在地上,又端来三碗茶。
柔姨娘跪在地上,冲着老夫人,夏员外与薛氏恭恭敬敬地磕了头,又捧着茶水逐个敬了。
薛氏咬牙切齿地端过茶,强忍住泼她一脸的冲动,简直就是银牙咬碎:“还不知道,柔姨娘家里情况如何?”
对方的家世,这是薛氏心底的一根刺,所以也是最为关心的。
夏员外抢先道:“她是祥符县师爷家里的千金,也是出身书香门第,正经人家。就是自小命薄,养在当地尼庵里长大的,所以一直到现在还没有许配人家,蹉跎了大好韶华。”
薛氏心里就愈加嫉恨,她最是不得意的,就是自己的出身,经常被别人瞧不起,满心盼着这柔姨娘出身不好,能被自己打压下去,谁料大失所望。
“养在深闺里,安分守己的,如何与爹爹相识呢?”夏紫纤也终于忍不住开口提出质疑。
夏员外得意道:“我与她父亲可谓一见如故,相谈甚欢,是他父亲酒席之间主动提出结亲。”
安生对于这样的父母觉得咋舌。毕竟自家父亲已经四十有余,而且家中也有妻室。那师爷就算是想要巴结他,也不应该将自家女儿嫁过来委屈为妾吧?更何况,山水迢迢,一别经年,有时一别或许就是永别,不能承欢尽孝膝下,有哪个亲爹这般狠心?
老夫人点头,显然极为满意柔姨娘的出身,看一眼薛氏,意有所指:“这般清清白白的门楣也配得上咱们夏家。”
言罢自怀里摸出一柄时常把玩的玉如意送给柔姨娘当做见面礼。
柔姨娘福身谢过,夏员外“呵呵”一笑,转头将安生几人介绍给她认识。
紫桓老实,冲着她点点头,算作承认。夏紫芜自然是冷哼一声,不会给什么好脸色。夏紫纤则是一贯清傲,也不会将她放在眼里。
只有安生冲着柔姨娘微微一笑,还侧身还了个半礼,已经是抬举。
见也见过,这姨娘也认下了,自然就要由薛氏给安排住处与伺候的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