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1 / 2)

“那薛氏必然是不肯善罢甘休的,肯定还会变着法地难为她。”

冷南弦顿住脚步,想起适才那个一脸风轻云淡,对着自己巧笑倩兮的女子,还有她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刚刚打完一场仗。”

他唇角微勾:“最后安生不是赢得很漂亮么?”

“可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下一次她或许就没有这样幸运了呢?”

冷南弦微微一笑:“千舟你见过农户里面的母鸡孵化小鸡吗?”

千舟觉得莫名其妙,不明白自家公子为何又突然转了话题,点点头:“自然是见过的。”

冷南弦仰起脸来,看天上穿行在乌云里的月亮,月色姣姣,穿透厚重的乌云,那乌云便变得轻薄起来,犹如一层神秘的面纱,遮掩不住月亮的光华。

“小鸡出壳的过程,就像破茧成蝶一样艰辛,在坚硬的蛋壳里挣扎许久,用稚嫩的嘴一点一点敲开一点缝隙,然后才能破开而出。我小的时候,觉得小鸡可怜,就帮它将蛋壳剥开了,你猜如何?”

“怎么了?”

冷南弦轻叹一口气:“那只小鸡从蛋壳里面出来以后,就不能像其他小鸡那样站立起来,第二天便死了。我这时候才明白,坚硬的蛋壳是对雏鸡最初的磨炼,这艰辛孵化的过程可以令它们的爪子与嘴都变得坚硬起来,最后奋起的一站,破壳而出,则代表着它们的骨骼也能承受住外界的风雨。有时候,好心,或许做的是坏事,未必就是帮她。”

第九十四章 媒婆登门

都说一场秋雨一场寒。中秋过后,落了两场雨,秋风便一日比一日凉了。

安生院子里的石榴已经熟透,露出玛瑙一般晶莹剔透的石榴籽,沉甸甸地压弯了枝条。

安生一边剥石榴籽,一边看书,一日也不敢懈怠。

针灸之术更是刻苦。

冷南弦说过:“大匠能予人以规矩,不能使人巧”,若想达到心手合一,不能一蹴而就,还需要自己勤学苦练。

她坚信,自己一定能够说服老夫人,重新回到药庐。

她时常以自身施针,按照书中所授,试着摒除杂念,凝神静气,提丹田之气集中于指腕,将全身意念汇集于针尖,敏锐地感受针尖处的感触,掌控双膝骨膜韧带之处提插的深浅轻重,以及指尖捻转的幅度,针尖进退的疾徐。

院子里少有人打扰,安静得鱼缸里锦鲤吞吐水泡的声音都清晰可闻。

静下心来的安生感觉自己愈加耳聪目明,银针也得心应手。

夏员外最近一直都没来家书,从南面过来的客商说南方下了几场暴雨,冲断了路,大概一时半会儿还不能修好,许是行程被耽搁了。

家里人忐忑难安的心这才落了下来,日日翘首等待。

薛氏母女将安生恨得牙痒,憋了一肚子的坏水,见了安生还要皮笑肉不笑地夸赞两句。

连婆子代主受过,回到府里听说被鞭笞了几下,不痛不痒的,第二日照旧脚下生风,盯着安生的背影,恨得咬牙切齿。

安生明明知道这个连婆子留不得,就像她手腕上的珊瑚蛇那样,没准什么时候就会冷不丁地咬上自己一口。但是她是自己调查母亲死因的关键所在,也是唯一的可以突破的人证。暂时,还必须让她活着。

安生努力地回想母亲生前的饮食习惯,对于她喜欢的那几样饮食,包括茶饮全都暗自记在心里。

她清楚地记得前世里夏紫芜的那一句话:“你的阿娘并非是得了什么咳喘病症,而是连婆子按照我母亲给的食谱,精心调理出来的一身病症。”

以前,连婆子只是府里的一名厨娘,任是谁也不会想到,薛氏母女竟然会买通了她,对母亲暗下毒手。

她思前想后,连婆子应当不会这样大胆,往阿娘的饭食里直接投毒,那么,按照夏紫芜的说法,应当就是利用食物相生相克的原理。

安生从冷南弦的书房里,翻找出几本关于食物相生相克的书籍,带回府里。现在有了空闲,便经常翻阅,凡是与阿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