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少吃醋抱怨,那时候能跟现在比吗?我哪有空闲?”马老太太冷着脸回怼道。

那会儿,他们几个都小,家里家外都靠着她一个人。

每天累死累活的,说真心的,她干了一天的活,回来哪有闲心和那力气去给他们做费事费时间的鱼丸鱼饼?

以前马老太太就想着能活着就行,压根就没心情去想着做什么好吃的。

不过她手艺是不差的,祖上是广城那边被送进宫里的厨子。

后来时代变迁,家里出来开过饭店但倒闭,因为她爸做菜精致,用料讲究,一天卖出去的菜都收不回成本。

但这手艺没有断,她有跟着她爸学。

要做鱼丸和鱼饼,马老太太第二天凌晨五点就起来忙活了。

让萧老二现去鱼塘破冰,捞的鱼上来。

然后宰杀,一条一条的去鱼鳞、鱼皮,切一段一段的,然后用木棍捶打成鱼泥,手工去刺。

这一步骤,五条十斤的鱼,就弄了五六个小时。

然后开始用生姜,小葱,木薯淀粉,盐,还有一些秘制香辛料调味。

开始用温水煮鱼丸时,香味都飘的满院子都是。

桑非晚嘴馋,赶紧跑到锅边看着。

“婆婆,你做这个也太香了叭。”

“等一会啊,这现在虽然捞出锅了,可还是半成品,还没熟。等晚上我给你煮鱼丸面吃。”

天冷,鱼丸和鱼饼能保存,又加上大过年的,马老太太就想着既然要吃就多做一些,让孩子们都吃过瘾。

所以做了一半鱼丸,一半鱼饼,做出来了满满两大盆。

桑非晚听马老太太说还不能吃,就乖巧的在边上等着。

结果,在烧火的萧老二,看着鱼饼出锅了,就直接拿了一块咬。

桑非晚看着可馋坏了。

马老太太就先切了一块给她,“小心烫。”

桑非晚吃上了一口,就像是得到小鱼干的猫儿,满脸的幸福。

鱼饼真是香鲜的让人齿颊留香。

晚上的鱼丸面,才是更惊艳到了桑非晚。

鱼丸q弹,鲜嫩多汁,现做的手擀面劲道爽滑,再配上鲜嫩的小白菜,还有鱼骨鱼头熬的汤底,真是好吃极了。

好吃到她吃了两碗,撑的都打嗝了,对着马老太太一通夸。

“婆婆,您的手艺也太好了,这鱼丸面比我在大饭店里吃的都要好吃,是我吃过最好吃的鱼丸面。”

马老太太忽然一拍大腿,“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呢!我可以卖鱼丸面啊!”

“咱家有鱼塘,鱼都不用找人买了!”

“对!明天我去镇上卖鱼丸面。刚好今天做的鱼丸和鱼饼都多,可以拿出一些去街上试卖看看。”

虽然还没卖,但是马老太太心里很有底,很是高兴。

毕竟他们这个镇上,还没有卖鱼丸和鱼饼的。

胡晓兰和姜老三约的时间是在大年29这天。

年前的几天,家家户户都顾着忙着准备吃的,所以没有什么人会来寺庙里。

山上的寺庙是供奉土地神的。

桑非晚跟萧北鸣还有萧老二到的比较早。

早早的,桑非晚就找了个高一点小土坡,作为看戏的最佳位置。

“大哥,你会不会弄啊?还有这大冷的天,我们为什么要带着相机来拍照啊?”

萧老二不解的问。

这相机是桑非晚让萧老二去借的。

现代留证据,手机录像录音、监控摄像,要留证据很方便。

可她没有这些,就让萧老二去借个相机过来凑合用。

交卷的大相机桑非晚没用过,她刚伸出手来,要研究怎么用。萧北鸣就怕她手冻着,就又帮她把手套带好。

他拿过了相机操作研究。

好在也简单,桑非晚说,萧北鸣照做,很快就给桑非晚拍了一张照片。

“他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