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叹服他的文采,有的不喜欢他的炫技跟锋芒。
可?无一例外,都拿他当竞争对手?。
甚至有个地方解元放话说:“世人都说,此次会?试,他纪霆名?次肯定极高,我?却不信,我?也要压一压他。”
“对啊,江西的解元,江浙的解元,哪一个不比他强?”
“北人科举一直不成,已经许多年了,国子监出不来好学生,也许多年了。不可?能?那么快出成绩。”
这般话也不是作假。
南正国最近一二十年里,科举成绩最好的,还?真是南方那边。
一个因为那边经济发展的好,印刷业发达,学习成本?就降下去了。
二是那边人多,竞争压力?极大?。
还?有人统计过?科举最艰难的几个地方。
第一是贵州,第二为江西。
故而这两个地方出过?的状元不少。
剩下排序便是浙江,陕西,河南应天等地。
不过?这些年来,云南那边的科举竞争也在增加。
其实不难看出,要有人,也要经济条件好。
当然也有内地学生去边疆冒籍科举的。
总之竞争一年比一年激烈。
各地的科举之争,讨论?的也尤为迅猛。
但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大?家会?一起嘲笑国子监没有好学生。
纪霆听青竹他们讲这些八卦的时候,听得津津有味。
这难道就是祭酒急着改革的原因?
国子监啊,天天被各地考生笑话,作为校长不难受才怪。
外地的考生跟京城考生肯定不同?。
这里的学生深知纪霆这么多年的实力?。
外面?考生这跃跃欲试,这并非是什么不好的事。
适当的竞争,本?就是正常的。
不过?在会?试开始前一天,再心大?的考生也要回去备考了。
酒也不吃了,街也不逛了,做好准备前去贡院。
跟乡试一样。
还?是在正式考试的前一天,所有考生提前进入考场。
这也是为了避免突发情况。
三月初八傍晚时分,来自全?国各地的一千五百多举人,依次排队进入贡院。
这里面?任何一个人,放在自己家乡,都是备受人尊敬的。
如今也不过?是普通考生,为自己的前途科考。
考上了,便等着做官。
考不上三年后再考。
但还?是那句话:“三年后的竞争只会?跟激烈!”
哎,那也没办法啊。
谁让现在科举的人越来越多。
纪霆跟家里人告别,正式进入会?试考场。
从他回老家到现在,竟然读了整整六年的书,如果再加上上辈子读的。
他好像一直在读书啊,还?没工作过??
不过?要说辛苦,两者都很辛苦。
现代学的更为全?面?,知识范围非常广,再加上课外特?长,不仅把时间填满,也很耗费精力?。
而如今的四书五经,以及各类书籍,知识要求明?显更深,要把知识都研究透彻,耗费的是心神。
非常不幸,他两者都体验过?了。
纪霆坐到自己位置时,心里还?在想这些乱七八糟的。
等到发了蜡烛,三月夜里的寒风一吹,便没什么想法了。
乡试那会?,其实气温刚刚好,不算冷也不算热。
会?试的晚上则有些凉,更需要小心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