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地?方的举人录取概率,仅在百分之五,甚至更低。

也就是一百人里面,顶多有五个能考中。

这?种概率,跟买彩票差不多了。

但依旧有无数人趋之若鹜。

毕竟想要改变自己跟家族命运,科举还是最好的上升通道。

有人说:“学则庶人之子为?公卿,不学则公卿之子为?庶人。”

就能看出其原因。

学得好了,普通百姓的孩子可以当官,不学的话,当官的孩子就是普通人。

不管他里面有多少弯弯绕绕,这?对很多贫苦人家来说,就是最好的选择了。

这?也意味着,乡试的残酷,远超其他人的想象。

夫子们讲完大方向,就开?始讲细节。

乡试一般是当地?官员主持。

朝廷特?派主考官,监临官,再有提调官,监视等?等?。

这?些确保科举的公平性。

京城这?边不用多想,肯定从京官里面选。

因为?有回避的缘故,排除那?些家里有子弟参加乡试的官员,也没剩几个合适的人选。

加之国子监夫子对京城官员肯定很熟悉,基本能确定主考官大概是哪几个人。

其中就有礼部的几个官员,齐三?他爹齐大人也在名单当中。

再接着,便是考试内容了。

这?些事考生们一般都知道,但夫子肯定要再强调的。

乡试共分为?三?场,每一场都要考三?日。

八月初九到十七日,一共九天时间。

第一场考四书?义题三?道,经义四道。

差不多等?于三?天里写七篇四百到六百字的作文。

第二场,试论一道,诏、诰、表一道,判词五条。

这?差不多为?各项公文的格式,以及如何判案。

读到现在,南正国律法肯定要熟练应用的。

第三?场,也就是最后一场了。

试经、史、时务策五条,也是三?日内斟酌写完。

这?就是五经,历史,还有时事评论。

这?些考试内容里。

第一场为?科举文章,最为?重要。

第二场前?者公文格式为?送分题,基本不能有错,后面的判词则是得分点。

第三?场则要看当时主考官的想法,看他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更为?看中,还是对时事观点优先级更高。

说到这?,夫子就道:“提前?押宝谁是今年的主考官,为?的也就是这?个。”

知道谁是主考官,大约就知道他喜好。

从而按照主考官的方向作答。

当然了,你要是才华斐然,想按自己的写也行。

但一般人不建议这?么做。

故而主考官是谁,也会决定乡试第一,也就是乡试解元是谁。

说到乡试第一的时候。

众人下意识看向纪霆。

大家不是故意的啊,就是觉得,按夫子这?样讲,其实谁是第一,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万一主考官不喜欢纪霆的风格呢,那?不就完了。

而且纪霆那?风格,实在太过突出。

这?几年下来,不仅他的字有了个人风格,文章更是如此。

主考官不喜欢怎么办啊。

不怎么办。

纪霆能做的,肯定是写好自己文章。

再多的,他也不能做决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