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霆心里先谢了母亲,再谢提供笔记的老爹。

纪伯章纪老爹的笔记整齐有序。

虽说已经过去二十多年,可知识点依旧相差不多。

哪里需要背,哪里涉及什么书籍,全都有勾画。

美中不足的是,他爹好像只看了两三遍,所以很多地方只是简单圈点,并没有详细记录。

这难道就是学霸的笔记?

好在纪霆上辈子也是个学霸,很快弄清楚笔记上的规律。

这几日下来,一天两本,再加上他记忆力超群,该学的,该背的,同样清晰明了。

如果把所做过规划写下来,大概就是人人都要传阅的读书笔记。

不怪他这样用功。

实在十三岁了,还上幼儿园,实在有点丢人啊!

卷子大致看了一遍,纪霆心里有数,提笔开始写字。

纪霆笔下一顿。

背诵他没问题,可这写字,却不能一蹴而就,依旧是不算漂亮的楷书。

但若对比他入学之时的笔迹,显然有了进步。

至少阅卷的夫子,以及薛馆长都看得出来。

“倘若不是看着他写的,还以为他翻书照抄呢。”

“还有这手字,竟然也有些进步。”

蒙学堂夫子改完卷子,更是道:“只有两处错误。”

薛馆长上前:“哪两处?”

只见那上面所谓的错误,其实是一二十年前误传的版本。

最近几年有大儒校对,这才改过来。

甚至薛馆长,以及夫子他们小时候学的,都是这试卷上的版本。

单两处,夫子们便明白,纪霆是从哪里学来的。

不过老爹教儿子,实在很正常。

“想来是纪榜眼看不过去,亲自教学。”

“倘若是这样,进步如此之快,倒也不稀奇了。”

那可是纪伯章啊,当年宜孟县的同龄人,谁不是活着人家的阴影之下。

众人至今还心有余悸。

薛馆长也点头,显然认同这个观点。

纪伯章教学,这又是纪伯章的儿子。

能在五日内查漏补缺,实属正常。

至于考试结果,自不用说。

如此水平,如此进步,就该去四书堂的。

夫子们还在讨论纪霆的学业,以及他爹纪伯章当年的天赋。

蒙学堂跟四书堂的学生们,已经完全没心情学习了。

十三岁“高龄”的纪霆先去蒙学堂,五日后又考四书堂。

真的能行吗?

五天而已,真能进步那样快?

学生们叽叽喳喳讨论,直到四书堂夫子从窗前走过去,径直去了蒙学堂门前。

而蒙学堂里的纪霆,显然已经收拾好物件,准备换教室了!

他交完卷子回来,就把东西收拾好,还把书箱里所有零食都发出去。

哎,愉快的幼儿园生活,结束得有点快?

小孩哥乐天昊明显有点想哭。

纪霆哥走了,是真的舍不得。

纪霆摸摸小孩的头:“你也快点学,回头当同窗。”

“好!我好好学!”

“等我去了四书堂,记得给我带零食啊。”

“没问题。”纪霆保证着,反而有些年纪稍大的小孩有点担心。

如果没考过的话,那不是很丢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