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北军虽然增兵迅速,但父亲已老,没有经历过大战的侄子,还差些火候。
这正是他甚为担心之处。
看着沙盘上乌古如今的地盘,估算着他们真正的实力,这对战事至关重要。
“外刺和古惕跟乌古一样都是游牧为主,人口分散,乌古皇庭能压制的部落人员应该不超百万。”
“这百万人里就算青壮力只占比五分之一,也有二十万的军力补给。若是他们把西戎也联合到位,那他们会具备比以前更强的攻击力。”
夫妻对看一眼,不约而同的道:“西戎是关键。”
西戎这个不太有信用反复无常的邻国,这些年想左右逢源,既不跟乌古彻底搅合一起,也不与他们大雍翻脸。
端的什么心思大家都知道。
“增加善州和凉州的通商口,许诺西北军不会看着乌古动他们,暂时稳住一两年。撑过两年,乌古再大的野心也得给我们收回去。”
两年后,等孩子们大些,该扛的都能扛起来了。
磨刀的石头虽然重了些,但既然送上门来了,那就用着。
大雍国书送到西戎,许了他们甜头。
让他们对乌古的拉拢再次搁置,袖手旁观看着乌古和大雍开战。
对于夹在两个强国中间的西戎来说,谁给的利益到位就摇摆向谁。
大雍物产太过丰富,增加通商口,能立马让他们西戎的日子好过很多。
若是偏向乌古,不但要等,还要付出人力物力去拼。
且日后都得受乌古皇庭辖制。
现在虽然也高不过大雍,但至少大雍没有骑到他们头上来发号施令。
西戎收到大雍国书后, 看大雍许下的通商物资和物价,原本有分歧的党派,意见却很快统一到一处。
有什么比立马拿到好处更让人信服。
牛羊马能换取的物资比以前多,连羊毛都能换取大雍的茶叶和姜糖。
羊毛在他们西戎多得没人要,现在垃圾都能当宝卖。
西戎王看着别人打架自家得利的局面,暗自窃喜。
第463章 牺牲,下和离书
战争意味着牺牲。
随着军报不时入京,大雍阵亡将士的名单也一份份呈上朝堂。
九月,卫氏一族再次出现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场面。
就连镇北侯府都挂起了白布。
镇北侯的庶子,为了保护阵前的老父亲,被流箭射中,不治身亡。
卫家挂白的不止是侯府,还有旁支,还有其他族人。
卫氏一族的儿郎几乎都在镇北军中效力,家风使然,有战必上,绝不畏缩。
是以只要北境有战,卫氏族中就避免不了会有丧事。
卫家儿郎的命,都是为守护大雍北境而生。
忠义伯夫人冯氏,因着嫡子去了北境随军历练,一颗心就悬在了嗓子眼。
每每战报入京,她都上心打听详细。
卫家人的英勇忠孝,让她有种同病相怜的悲呛感。
自家那些庶子,将来有战也是要身先士卒或者挡在父兄前头护顶梁。
顶梁柱在,富贵荣华才能存续。
武将世家,荣光之下的残酷,她终于能体会一二。
她亲自去侯府吊唁卫家那位为国牺牲的庶出儿郎。
像她这般放得下身段为一个庶出小辈上香的勋贵夫人,不多。
但卫家儿郎确实能让人高看一眼。
是以在忠义伯夫人上侯府吊唁后,陆续也有别的身份高贵之人前往侯府吊唁。
而不是派人代替。
卫离尘有三个庶弟,这次牺牲的是曾经与他并肩作战过的弟弟。
情分比其他两个庶弟更深一些,是以沉痛在心。
更忧心上头。
庶弟的灵柩从北境运回侯府时,已经搬到督统府住的卫离尘,回侯府的灵堂守了一天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