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不在朝多年,公主肩扛大雍江山社稷已经够辛苦,再让她怀孕生子无疑是在为难她。

还不如把希望放在大孙媳身上,让阳哥儿媳妇多生娃还实际点。

过两年晖哥儿也该娶媳妇了,再过多几年,等庶子们的孩子也长大娶亲,到时家里又会热闹起来。

如此一想,镇北侯夫人心里也就放下了小儿子这房子嗣少的遗憾。

曦姐儿知道四婶要等她出嫁后才会搬出侯府时,回到房中悄然哭了一场。

没有父母他们还有祖父祖母,还有叔叔婶婶,这些亲人都是她和哥嫂的至亲。

她知道日后无论她遇到什么坎,这些亲人都是她的靠山,不会看着她吃亏受委屈。

而她,嫁人后会努力做一个有心胸顾大局的宗妇,必不会有堕卫家的名声。

这是她定亲后就暗定的决心,要以母为戒。

母亲那可悲却又难以同情的处境,是最为深刻的警示。

正月十六,卫府正式分家析产。

过程很顺利。

很多家族分家时,多多少少都会出现一些闹腾,但卫家不会有这种现象。

因为卫家一直秉持的都是诸子均分制。

除了侯府这座御赐府宅和爵位还有族产不可分割,卫家的其他产业以及财产物资都会平分给各房。

当然,诸子生母的嫁妆只能是亲子继承。

所以一般嫡子最后分到的家产会比庶子多。

镇北侯夫妇析产透明,公开公正,各房分到的家业财产只有多没有少。

皆因他们把继承到的老太君的嫁妆,拿出一部分赠与了其他三房,当做是给他们立府的贺仪。

大树分支是为了能更枝繁叶茂,世家大族亦同理。

分家是为了有更大的空间发展壮大,是必要之事,也是大事。

是以侯府分家在京中引起不少人关注。

最终卫家分得皆大欢喜,想看热闹的人除了被卫家的和睦家风折服外,没有其他。

就连忠义伯夫人冯氏也大受触动。

如今自家府里也开始人丁增多,她知道若是没有良好的家风,再风光的家族也兴旺不了几代。

目睹卫家的分家过程后,冯氏对管理自家那些庶出孩子,有了更清晰的思路。

第459章 进贡,寻找天子

这些年经朱虎的努力,忠义伯府终于多了四个带把的小子,和三个漂亮丫头。

这些孩子统统都由冯氏教养。

两个妾室轮流大肚子生娃,生完孩子又轮流被送回南疆伺候伯爷。

她们都没有跟亲生孩子培养亲密母子情的机会。

冯氏很尽心的教养这些孩子。

嫡子做了大皇子的陪读,住进了皇宫,反而不用她费心太多。

这些年来,这些庶子庶女都视嫡母为重,对生母都不熟悉。

也因着是当家大妇亲自教养,忠义伯府的庶子庶女都比别人家那些庶出的贵重几分。

且又有皇后时不时的派人来关注他们,更是让这些庶出的弟弟妹妹得脸。

相对杨氏想要亲自教养自己孩子的迫切,九秋却十分高兴自己生的孩子能得到嫡母教养。

也因着她的懂事,朱虎把她提到了良妾位置。

冯氏对九秋也比对杨氏放心,杨氏心思太过复杂,需得她多方提防。

为着把孩子们教好,培养他们的家族观念,冯氏还特意请教过镇北侯夫人。

得到的都是十分有益的建议。

这使得她对总想把庶子带去南疆的杨氏更是难有好感。

不把朱家利益放在首位的妾室养不熟,庶子一旦受其影响,将来很可能会与兄弟不同心。

这是她和朱虎都绝对不能容忍的事。

而卫家的大族之风,让冯氏更坚定了要把庶子庶女管教好的决心。

乾泰十一年,依然没有天子的音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