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走了文官路子,看起来颇为圆滑,但是个知道要为民做官的良官。

别人在江南都能捞则捞,濮家却一直过得并不是多优渥的生活。

有时候他们侯府看不过眼,还得帮衬一两把。

明嘉公主听了后,就说了句:“江南正需要这样的官正正风气。”

听到明嘉公主特意调查自己的丈夫后,卫宁娴喜极而泣。

“谢谢大嫂为玉哥儿他爹美言,若是在这位置上表现好,过几年他应该就能回京就职了。”

武将世家转走文官路,本身就不容易。

人脉不在文官圈子,一切都靠自己努力。

这些年丈夫一直在外任职,兢兢业业的为大雍朝廷做事,就巴望着在外头历练够了能回京团聚。

步入中年还一直两地相隔,终不是事。

镇北侯夫人知道小姑子很希望丈夫回京任职,她也认为过几年也到了濮诚治回京之时。

“你去信让妹夫做事上心点,争取做出些政绩,这样才有希望。”

“嗯,我回去就写。”满心高兴的卫宁娴连连点头。

“我不求他能入阁拜相,只求他能在玉哥儿考科举时在京中为官,也好随时能指点指点儿子。”

做母亲的,都希望儿子比丈夫更有出息。

提到要科考入仕的外甥,镇北侯夫人不免问了句:“可问了玉哥儿想娶什么样姑娘为妻?”

本来高兴得脸上都是笑容的卫宁娴,听到此问,脸色顿时凝了一下。

有些不知要如何说的为难。

镇北侯夫人好奇了:“怎么,还有不能说的?”

“不是不能说。”卫宁娴放下茶盏,叹了口气。

“大嫂,我要说了,您可别认为我势利眼。”

这话就更是让镇北侯夫人不明:“快说,到底怎么回事。”

第363章 孽缘,御街拦路

卫宁娴开始并没有从儿子嘴里问出答案。

但她从女儿嘴里知道了自己儿子有空都去救助司做善工。

她派人偷偷去查探过 ,儿子做善工都是围着华平公主的女儿打转。

做魏瑶瑶的下手。

有了查探出来的证据,一问儿子,儿子才不得不承认他心悦华平公主的女儿。

“你说他喜欢谁家姑娘不好,偏偏喜欢魏家的女儿,真是让我气闷在心。”

说起来就心堵的卫宁娴,瞬间没了好心情。

“玉哥儿竟然看上华平公主的女儿?”这消息让镇北侯夫人有些意外。

“是啊,在明嘉公主嫁妆入府那日,他在花园子遇到那姑娘,一眼就相中了。”

“知道那姑娘去了救助司做事后,他也去那做善工,这总是见面我都担心有人说闲话。”

“恪守礼仪就不会有什么闲话,如今救助司跟刚开始那会不一样,男女大防在这个衙门里比较宽容。”镇北侯夫人不担心这个。

她担心的是外甥跟自己的大儿子犯一样的错。

两个年纪相仿的年轻男女,若是对了眼入了心,就难听进家人的劝解。

她叹了口气:“虽说魏家是魏家,那姑娘如今跟的是华平公主,但到底不是那么合适。”

“何止不合适。”卫宁娴皱眉道:“简直糟心得很,不说姑娘人品如何,就跟这样的人家结亲,濮家都得被人看低一等。”

父母和离,爹不好娘又孬的人家,出身再高贵又如何。

在他们这些中正世家家里,永远是人品家风为上。

“确实会被人非议。”镇北侯夫人点头赞同小姑子的话。

门庭过于复杂,父母人品都受人诟病。

焉知他们教出的儿女品性会不会如出一辙。

与其冒风险,不如挑人品有保证,父母为人也正些的人家结亲。

如此对结亲的两家来说才是互相有利的结合。

经历过大儿媳的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