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京都各大粮行不得不跟着沈记粮价降了下来。
还不用拿着户籍数人头购买,而且不限购买量。
这很是让京都的百姓欣喜了一番。
“沈少东家行事果断迅速,怪不得你们沈氏的生意能遍布大江南北,来!这杯我代公主敬沈少东家。” 独味楼,知画设宴酬谢沈家少东家沈澈。
沈澈笑着端起酒杯跟明嘉公主麾下的商业得力干将干了一杯:“明嘉公主巾帼不让须眉,此番用得上沈某是沈某的荣幸。”
知画赞同点头:“能入公主的眼,你们沈家以后前途只会更好。”
这话里之意,在座的人都懂,均对沈澈投以羡慕的目光。
江南商会的人几乎都在这里,能得天家认可,对于商贾世家的他们来说,是十分光宗耀祖之事。
何况,明嘉公主并不白白用他们。
沈澈帮了明嘉公主,就得到优先挑选云家海外货品的待遇,这便宜,占大了。
而且,日后还会有朝廷的海船可供货源,到时发财的机会只会更多。
他们这次虽然没有立头功,但也深入其他商会探知了他们态度,也算跟明嘉公主表了忠心。
即使比不了沈澈的运气,但日后也能分到好处。
去年年头出海的云家货船,装满了海外奇货即将回到大雍海域。
手头拮据的明嘉公主为了把粮价打下来,联络江南商会为自己所用。
在商言商,以利取利。
她用另一种利益来换取江南商会的支持。
粮价关系着民生,不容无良黑商谋取暴利,必须要监管到位。
半个月后,云家货船入巷。
沈记粮行与多家粮行再次降低粮价。
陈粮下降到二十八文一斤,新粮三十八文一斤。
百姓欢喜相告,其他粮商却气得跳脚。
利润再次被削,有人容忍不下去了。
第178章 树倒,好事连连
当沈记粮仓被烧的消息传到明嘉公主这里,她只说了两个字:“彻查!”
慕玄度佩服的看着他姐:“果然被你料到那些人要忍不住。”
他搓着手蠢蠢欲动:“不知这次能搞多少,镇北侯那边也喊着要发军饷了。”
镇北侯一个北将被“发配”去了南疆这么久,终于把那些四分五裂的队伍给整出了样子。
在这关头朝廷可不能拖后腿,要不然将前功尽弃。
看着抄家上瘾的弟弟,慕玄月满心无奈。
都是穷闹的。
本就有所预防的局,沈记粮仓被烧的罪犯没到两天就被揪了出来。
刑部受到指示,使劲儿的扒拉。
拔出萝卜带出泥,不但好几个粮商被查出来有参与,还有几个京都老世家也被扯了出来。
他们是这些粮商的保护伞,粮食价格推高少不了他们在背后支持。
老百姓喝糊糊度日时,这些世家靠着粮商们的上供,日子滋润到不知世间有疾苦。
着实让天子额爆青筋。
这些世家里头,谢氏一族的所作所为尤其让慕玄度生气。
谢氏暗中引导舆论攻击朝廷, 把民众怨怒转嫁到朝廷黩武穷兵上,以方便粮商们提高粮价。
所谓的世家典范,只有面上那套光鲜。
实际上这些清高世家,比之商贾还利欲熏心,为了自己利益可以不顾大众死活。
因着谢大儒亡逝,他暂且放缓惩治谢氏的步伐,没想到,倒让他们觉得他不过如此了。
既然不把他放眼里,背地里还想搞事,那他就不忍了。
“把那几个粮商抄了,这些世家拿几个下狱,想赎人拿银子来,朕要把他们吃进去的都吐出来。”
天子一言,又要抄家。
刑部官员抹了把额头的汗,小心翼翼的问:“那谢家呢?”
“彻查谢氏一族所有在仕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