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料,对农具之类的器具到进行改造,用于推广,那于百姓而言是件极好的事情。
此番科考若是一个不小心,还真容易错过这种人才。
然而,面对皇帝陛下的发问,底下无人继续发声寂静无比。
“此人进了殿试之后,你单独考校他,户部侍郎,吏部侍郎从旁监督。”这也算是独一份了。
如此周全的安排,殿中的人即使心中有所不满也不好多说什么,工部侍郎是术业有专攻对于改造一道是本朝不可多得的人才。
吏部侍郎出了名的公正,工部尚书若是那时候有徇私之嫌,吏部尚书能当堂直接参他一本,叫他丢尽老脸。
便是他们也不敢轻易与吏部侍郎为伍,生怕那日被他揪住了小辫子,次日便被参了一本。
见无人反驳,元和帝便当这事定下了。
“朕也都看过了,诸位爱卿对这十人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吗?”这些人可是这一批人里面最有可能与他们同朝为官的人,他们便不想说些什么?
毕竟,他们也不想新人上来便能威胁到他们的位子吧?孟冠玉这个新人可是劲敌,新人中就他的背景深厚无人敢随意挑衅。
说不准,还得掂量掂量自己够不够格指点他这个新人。
人家可是出身书香世家,家中长辈桃李满天下,即使你不是孟家长辈教导出来的学生,说不准你的老师是人家的学生。
是以,很多人都在皇帝陛下问出这一句话后,纷纷在心底打起了小主意。
“臣觉得,新人还是要从基层做起为好,免得叫他们恃才傲物,不能胜任朝中的事物。”
“臣觉得孟冠玉需要多加锤炼……”
“多加锻炼才能好为陛下做事,毕竟还只是新人。”
看着底下为了孟冠玉在的去留你一言我一语地争吵起来,皇帝陛下唇角多了抹意味深长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