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1 / 3)

这次的大单子是深圳一家知名企业,这家企业之前的合作伙伴出了一些问题,上一年的合约到期后双方没再续约。机缘巧合下,他们了解到了王松的公司,几番谈判后,合作顺利达成。王松格外重视这笔生意,对方实力相当雄厚,如果此次合作顺畅愉快,那么彼此将很有可能续约,未来几年的业务也就不用愁了。

签约仪式在广州举行,这是对方老总提出来的。签约当晚,王松宴请对方以尽地主之谊,令谦也出席了,因为没有全程参与谈判和签约,他也是在晚宴上才头一次见到对方一把手。

那是一个气场很强的男人,举手投足完全是成功人士的做派。虽然他尽量用普通话和广东话掩盖着原本的口音,令谦还是听出来这人大概也是个东北人。果然,几杯酒下肚,双方聊开了,在得知令谦和王松来自东北后,那人面露惊喜,大笑着说,“原来是东北老乡啊,缘分啊,缘分!”

王松也很惊喜,“罗董也是东北人?难怪一见面就觉得亲切,咱三个老乡在异地他乡聚在了一起,还达成了合作,缘分真是不浅啊!”

罗董本身就是个健谈的人,在酒精和乡音的催化下,他就多聊了几句自己的经历。令谦因此了解到,罗董是辽宁大连人,是早期内地下海到深圳的那一批,多年来,摸爬滚打,商海沉浮,挣下了现在的家业。背井离乡的酸楚让王松和罗董有了更多的共鸣,俩人从创业的艰辛聊到第一桶金的喜悦,从守业的艰难说到过去一年的动荡,相似的经历让两个相差十五六岁的人颇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酒过三巡,俩人几乎要称兄道弟起来。令谦在一旁不多插嘴,毕竟这是王松的主场,他只需配合好即可。

罗董感慨做生意太费心力,坚持到现在也是为了给儿子铺路。

“令公子想必也是青年才俊,这次没跟您一起来?”王松问。

罗董一愣,笑了起来,“哈哈,他呀,上学呢,来不了!”

“哦?那应该是读博了吧?”

王松推测,罗董六十出头的年纪,儿子怎么的也得有三十了吧。

“读博?哈哈哈,我倒是希望啊,可这小子不是块学习的料,等过个十年八年的跟我学做生意算了。”

王松和令谦面面相觑,似乎明白了些什么。罗董也不避讳,“是这样,我和现在的妻子是再婚,我们的儿子才十一岁,小学还没念完呢!”说完又大笑起来。

令谦他俩恍然大悟,也跟着笑了起来。罗董收住笑,似乎是对着令谦他们感慨,又像是自言自语,“唉,他姐姐志不在此,不然我可能早就回家享清福了。”

“您还有个女儿?”王松问。

“没错,不过,跟我前妻生的,在广州当老师,我来这签约也是为了顺道看看她,去年也不方便见面。”

“老师啊,好工作。”令谦说。

“是挺好,主要是她喜欢,她妈妈之前就是老师,算是女承母业了。她对做生意不感兴趣,要不然现在和你们谈合作的可能就是她了”,罗董说,“唉,也是她们母女俩也不想和我有太多瓜葛,我这次来见人家,人家未必高兴见我 。”

罗董这句颇有些无奈的自嘲让令谦听出这里面必然是有什么故事,但也不方便打听人家隐私。

王松岔开了话题,“您女儿在哪个学校上班?其实,女孩子当老师挺好,安安稳稳的,像咱们这样天天一睁开眼睛就想着进账出账,钱钱钱,多操心。”

“那倒也是。她在市实验中学,教语文的。”

“实验中学?”令谦和王松异口同声地问,与此同时,令谦心里忽然有某种莫名其妙的预感。

“那不是虎子的高中吗。”王松说。

令谦点了点头,又看向罗董,“冒昧地问一下,您女儿叫什么名字?”

“罗永忆,怎么,你们不会认识吧?”???令谦和王松的反应让罗董感到有些奇怪。

“啊?!罗老师,您……居然,您,果然,是罗老师的父亲!”虽有预感,得到答案的令谦还是有些语无伦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