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同道合是父母那一辈人对朋友的最高评价,如今在令超看来,他和知非的关系也完全衬得起这样的定义。
爱情开始的方式千千万万种,情感的走向也在时光的浸润下不尽相同。或许乍见之欢难抵岁月漫长,或许山盟海誓难逃无疾而终,但总有一些人会携手走过风雨,并肩看日升月落,在夕阳西下时拥抱人间烟火,在有风的夜晚看星光奔赴大海。一餐一饭的家长里短有她,儿女绕膝的天伦之乐有她,仗剑天涯、开疆拓土的奋斗路上也有她,只因为她是她,一切便都成为可能。
曾沉湎于一眼万年的青春悸动,如今的令超感觉自己的心格外的温暖而踏实,再也不用在无望的等待和莫名的自卑里孤独的生活,他的好被切实的欣赏着,他的爱有了对等的回应,更不用说两个人还有着无数的共同话题。
在师父眼中,徒弟肉眼可见的活泼起来,女儿呢,活泼之余又添了不少细腻和温柔,这一面是在家里他和夫人没见过的。美好的爱情可以让人变得更好,令超和知非的爱情大抵就是如此吧,为师为父,陈继源甚是欣慰。
眼前的修复任务在五一放假前顺利完成了,令超可以带知非去见父母了。第一次带女朋友回家,这种感觉陌生而又奇妙。令超笃定,父母一定会很喜欢知非,身边没有谁不喜欢知非,她的个性实在是可爱极了。
知非一路上都很兴奋,纵然去过国内外很多繁华的城市以及艺术之都,但第一次去东北,她还是对那片土地充满了好奇,毕竟之前对东北的印象更多还是来自于春晚的小品,然而认识令超后她又觉得男友和赵本山又是迥然不同的形象,虽然令超偶尔冒出的一两句东北话会让她忍俊不禁,但那种斯斯文文的气质不是她想象中的东北。
当火车驶入东北平原的时候,知非的脑海中浮现出两个字辽阔。令超给她介绍路沿途的那些城镇,虽然许多地方他自己都没有去过,但还是靠着从父母那里听来的一些故事充实着自己的介绍,他希望知非对自己成长的这片土地多一些了解,多一份喜欢。知非一路上兴致很高,令超讲述的同时,她也时不时地发问,有些问题令超也说不出答案,知非笑他是个假东北人。
喜兰和凡江在令美的陪同下早早地站在了出站口等候,冉冉也来了。虽然出发前令超在电话里一再说不用接,但老两口还是来了,用喜兰的话说,“在家也坐不住,还不如来车站踏实。”
路上令美半开玩笑,“妈,当初两个女婿上门的时候也没见你亲自出门迎接,怎么到了小儿媳妇这就亲自出马了?”
“你这丫头还是这么口无遮拦,什么小儿媳妇,是女朋友,一会儿见到了人家可别这么说,别给人家姑娘整不好意思了。”
“诶,爸,爸!你看我妈,人家还没过门呢就这么偏心了,看来我这个女儿的地位又得往后排排了。”令美笑了起来。
“你妈不是那个意思,女孩子金贵,你和你大姐那时候当然要等着姑爷亲自登门,咱们女方家得有个姿态,咱得绷住了,来抢我闺女还不得拿出点儿诚意。现在不一样了,是咱要娶人家姑娘,人家姑娘也是父母的宝啊,到咱表现诚意的时候了,你妈亲自上场也是为了表明态度,助令超一臂之力。”
凡江一本正经地解释着,喜兰在一旁笑而不语,果然还是丈夫最懂自己的心思。
“唉,当咱家的儿媳妇真幸福啊,根本不用发愁婆媳关系,羡慕啊!”令美夸张地感叹。
“你和你姐谁在婆家的地位低了?还不是把你们当成亲闺女似的,当然,你俩做的也好。人心换人心,不管以后小陈姑娘能不能成咱家人,咱对人家都得尊重,要是成了就更得加倍对人家好。”
“是,母亲大人教导的是!”令美嬉皮笑脸地回应着。
活到这岁数,喜兰越来越理解那句老话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当初令谦和秀莹在一起的时候,虽然婆媳关系也算融洽,秀莹对他们老两口也很好,喜兰对她也和和气气的,但内心深处还是没法和她特别亲近。凡江的母亲去世的早,喜兰没有见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