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1 / 3)

最初印象不错,在那之后,陈知非开始琢磨如何进一步接触,父亲却二话不说,直接将自己指给了孟令超……当徒弟。正中下怀!她觉得这是自己有生以来,父亲做过的最正确的决定。

经过一个春节的冷静,结合之前女追男失败的案例,陈知非觉得这事情应该从长计议。外表孟令超是过关了,但人品、性格这些东西还需要观察,自己已经不是十六七岁的小姑娘了,心动不等于冲动,选男朋友,不光要入眼,更要入心。

春节过后,陈知非正式开始了她的“学徒生涯”,同时也开始了对小孟老师的“考查之旅”。和她想的一样,孟令超话不多,但言之有物,有时候冒出些话还挺有意思。他对工作也的确如父亲形容的那样,心沉得下去,不急不躁,踏实细心又很有自己一番见地。父亲在修复上是他的老师,但意见相左时,他从不会一味迎合,而是坦率地表明自己的想法,讨论可行性,不卑不亢,谦虚但不谦卑。这在陈知非眼中当然是加分项,个性极强的她断然不会欣赏一个温温吞吞,毫无个性的男子,长得好看也不行。

越接触就越喜欢,越喜欢就越主动,陈知非越来越频繁地主动请教起她的小孟老师。虽然有很多问题大可不必发问,但总要制造一些交流的机会嘛。每次自己提出那些简单问题的时候,小孟老师总是一脸狐疑,却又耐心地指导。每当这时,陈知非都会暗暗发笑,她想,孟令超一定在想,国外的修复专业到底什么水平,能让一个研究生问出这样的问题。

后来有两次陈知非刻意犯了在她看来无足轻重的小错误,比如锉毛边的时候打磨不到位,调色的时候某个颜色的量放少了,而且她会故意让他看出来,等着他略带严厉的批评“认真!认真!修复的事情可马虎不得!”

她知道,碍于父亲的情面,纵使他心里火大,也不会表现得过于激烈,她甚至想再找个什么机会激怒他,看看他愤怒的极限在哪,是不是会彻底失控。但父亲没有给自己这个机会,在她第二次刻意犯错,孟令超平心静气批评她的时候,父亲直接把她叫了过去,非常严肃地警告,“你要是再犯这种低级的错误,就立刻离开馆里,去学校重新回回炉。修复不是儿戏,令超不好意思批评你,你也得知道深浅,一会儿你停下手里的活儿,写检讨,不少于一千字,好好反省反省你的错误!”

陈知非试探小孟老师脾气底线的行动以一纸检讨收场,计划就此搁浅。什么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她算长了记性。有父亲在旁边监督,她的小心思也稍微有些收敛。经过反思她也认识到,这是工作重地,自己的所作所为的确不妥当,要是让孟令超觉得自己不够专业,给他留个负面印象可就得不偿失了。

从那之后,陈知非严谨起来,除了还是热络络地招呼着“小孟老师”帮她指导问题,不敢再有任何技术上的差池。她觉得孟令超似乎并没有因为那两次犯错反感自己,向他请教,仍是给予耐心的指点。平时闲聊,或是大家一起去食堂吃饭,也总是有说有笑。陈知非的担心算是减轻了一些。

但是,当朋友一样相处并不是她的最终目的,如何让他喜欢上自己,这是个有些难度的大项目,至少目前看来是这样的。不过,她有的是耐心,也有足够的信心。她是谁啊,胡叔叔口中天生反骨的疯丫头,最坏的结果就是不能在一起,那又如何呢。

静观其变

令超不是傻子,纵然一场真正的恋爱都没谈过,但喜欢一个人的心路历程,他是从头到尾体验过的。自己的揣测,旁人的撺掇,陈知非的热情,都让他越来越清晰地感到一种什么东西正朝自己横冲直撞地奔过来,并且连躲闪的机会都没有。

但是,太快了。心才归位不久,他还没有做好让它再跑出去的准备,装傻是他心中目前最恰当的选择。

于是,每天陈知非依然故意找一些算不上问题的问题去请教令超,令超也一本正经地给予指导。这番拉扯在陈耀祖这些年轻人眼中只觉得好笑,而在陈继源先生眼中是又急又气又好笑,他简直想用美工刀剖开徒弟的脑壳看看里面是个什么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