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梅拿出好几袋子烤鸭,“妈、桂芝、腊梅、燕子,你们每家一袋。这里还有好些果脯、茯苓饼,腊梅你给大家分分。”

红梅带回来的可不止这些,分完烤鸭和一大堆零食,红梅又拿出好几套新衣服。

“每个孩子一套,女孩子是大红色棉旗袍,男孩子是深蓝色棉长袍,上面都是铜钱印花,北京那边孩子过年爱穿这个,图个喜庆。”

大人拿出衣服还没看清楚呢,就被孩子们抢去往身上比划了。

方荷花笑盈盈地说:“好看,好看得很!”

方荷花把四个儿媳叫进了里屋,围着火盆聊天,让男人们带着孩子在外面玩。乐乐和大毛、二毛早搂一块去了,玩得正开心。

“红梅啊,你在北京买房了?”

红梅点头,“买了,刚装修好,钱也花干净了,还欠银行十万的债呢。”

她话一出,怕婆婆担心,赶紧又说:“不过每月只还几百块贷款,没什么压力。”

“你们办那厂子花了四万多,现在回本了么?”

“没那么快,才小半年的功夫哪那么快就回本,还雇着那么多工人呢。”红梅看了看方荷花的脸色立马又说,“不过也快了,到了明年底应该能回本了,一切都很顺利,妈你不用担心。”

没想到方荷花那张脸垮得更厉害了,“既然这样,老大怎么不跟你们一起回家?一切都顺利,还有一年也能回本了,老大莫非还想发大大的财不是,竟然为了生意连家都不回了?”

红梅吓得一下起了身,“妈,不是。苏醒他……他是想把市场做大,既然背井离乡去北京,就想把事业做大一些,否则也对不起自己下的这么大的决心是不是?苏醒说了,他过小年应该能回来的。”

方荷花摁了摁红梅,“你坐下,我没生你的气。我就怕老大钻钱眼里了,老家这些人他不在乎了。”

红梅坐下说:”妈,你可别这么想,他可惦记着家里这些人了。“

腊梅也赶紧帮忙说话,“妈,大姐夫这么辛苦也是为了把厂子办好,如果没办好灰头土脸地回来妈不是更不高兴了?庆子种树苗都说轻省,他也一天到晚的耗在地里呢,何况大姐夫是个办厂子的大老板。”

方荷花却没听重点,皱着眉头道:“你都嫁进来几年了,还一口一个大姐夫的,你要叫大哥!”

腊梅伸了伸舌头,“是是是,叫大哥,我赶明儿就叫大哥。”

桂芝忙说:“妈,这才腊月十六,好些在外打工的人也没回,当大老板的可不更忙。”

肖燕也接话道:“就是,铜矿不也昨天才放的假么。妈,这事你可不能怪大哥,毕竟厂子里的事耽误不得。”

方荷花嘴上不想再说什么了,心里终归不舒服,感觉老大为了事业为了挣钱轻亲情了,人在外待久了难免心会变。

苏保国在厨房给红梅和乐乐、妞妞煮了面条鸡蛋,虽然给他们留了饭菜,但他怕孩子们在北方吃惯了面食吃不惯老家的饭菜,才特意又煮了面鸡蛋。

红梅看着白了头发的公公,还有一脸焦虑的婆婆,心里还真有些愧疚,鼻子酸酸的。他们在北京只操心着自己小家的事,对于老家这个大家庭,真的是照顾不到了。

方荷花说:“红梅,这些天你和俩孩子晚上在腊梅那儿也就是你以前的家里睡,但饭要在我这儿吃,咱们可好久没在一块吃饭了。”

红梅哽咽地应着,“妈,我知道了。”

下午,红梅把换洗的衣服都放在她以前的家里,也就是现在腊梅的家。腊梅和庆子也算是行动派,这楼上一层已经盖好了,还刷了墙,已经可以住人了。

腊梅知道大姐过年要回家,还特意买了几张床,连铺盖都准备好了。

红梅把东西放在楼下,就下来和腊梅聊天,没过一会儿桂芝和肖燕都来了。秀梅也带着孩子过来了,连军军和彩霞都过来了。

一群孩子们在玩,这些大人就凑堆聊天。

桂芝打听道:“嫂子,在北京生活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