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您现在日子倒是好过了,但是轩儿他好歹也是你的孙子。”
一道陌生声音的插入,让老太太脸上笑容淡了下来,瞧见自己二儿媳现在苍老了许多的模样,淡淡出声道:
“分家了的孙子我有什么好惦记着的,是没爹没娘吗?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我还能给一口吃的。现在爹娘都在,有我一个老太婆什么事?”
老太太话说出口时也不觉得晦气,骂完后看见她二儿媳难看的脸色,接过自己刚买的那只鸡,从她身边经过时,开口提醒道:
“分家了,但是你们该给爹娘的东西可不能少。”
“后天,不送到我家,我就去告你们不孝!”
第 63 章
老二媳妇想到家中为数不多的粮食, 再听娘说的话,气到直接拦在了老太太的面前。
“娘,您如今跟着大哥和三弟吃喝不愁,要我们什么孝敬?你这是想逼死我们啊。”
老太太拢了拢自己的袖子, 看见老二媳妇这幅模样, 继续脸上带着笑意说道:
“那等把你们抓去做苦力, 每顿都有官府给你们准备吃的倒也不错, 也不必像现在这般。”
提着鸡回去的老太太一点也不觉得自己心狠,那话她既然说出了口, 就绝对不是威胁。
就像当初她偏着老三一样,不管发生什么事都得讲道理,老二他们一家该孝顺爹娘的一点都不能少。
到家后,老太太将这件事跟老头子提起时,老头子也跟赞同她的做法。
比起老二家里头怎么过日子, 他们更应该操心的是自己以后,虽然说也没有多少东西,但总不能因为这些东西,就让老大跟老三不高兴。
都是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 可这些小事如果堆积在一起的话, 日积月累之下,再深的感情也容易落下裂纹。
老大没故作大度, 老大媳妇也觉得爹娘做的不错, 当初那件事情谁能不惦记着。
至于闲裕……老两口一直把他当孩子看待, 他的想法压根儿就不重要,甚至根本没跟他提起。
……
在闲铭满了十八岁后, 由老大家大儿子小刚带着去考科举, 闲裕原本也想跟着一起, 但是奈何老太太拦着不让。
说是如果让他去的话,生怕两个人都走丢了。
就像之前闲裕所期待的那样,铭铭一连拿下了小三元。
铭铭本身人就聪明,再加上他读书刻苦,旁人休息的时候他都惦记着多看一本书,平常也时常问先生。
在他的先生说没有什么还能教他的时候,闲裕还让他自己出门去玩了一圈,见识到了不少外界的风景。
才华横溢,再加上会结合现状,文章也写得好,按照先生曾经教他的,在作答时尽量往主考官喜欢的地方靠。
闲裕在得知这个消息时,在他打算送给铭铭的书籍上画了一朵牡丹。
在到了最后一轮殿试的时候,皇上老早就听说了这么一号人物,在看了他写的文章,唤他到面前作答时,决定全他一个六元及第。
闲铭穿着状元服打马游街,面如冠玉又带着几分风流肆意,只可惜他心心念念惦记着的还是家中亲人。
奶奶喜欢红色,如果看见了的话一定会很高兴。
本朝第一个六元及第,皇上给了不少的赏赐,闲裕在京城里找了一家铺子,给奶奶和大伯母都买了一个金镯子。
花样一般,但胜在很重,他觉得她们应该会很喜欢。
闲家人在听到县令派人过来报喜时,老太太给了不少的喜钱,当即就拿着银子请村子里头的人帮忙准备着。
考上状元这么大的一件喜事,当然要好好庆祝一番。
县令亲自过来给他们贺喜,对于他来说,他管着的地方能出一个状元,也能算是他的政绩。
闲裕依旧是将自己关在屋里什么也不做,有事老太太跟大嫂都能处理的井井有条。
刚开始他想帮忙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