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明正确的方向。我们还可以从过去发生的事情中吸取教训,避免历史重演。

熊市特征

熊市的最低点和牛市的最高点都很难被发现。随着股价的不断下滑,专家也不断质疑市场是否已经触底,有的甚至勇敢地宣称,目前的情况就是市场的最低点。

当然,股市最低点的出现的确有一些迹象可循,如市场指数创历史新低,以及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市盈率、股息收益率等量化指标,也有相应表现。

此时,不管股价有多低,心情沉重的投资者都不愿踏入股市半步。

股息收益率

股息收益率,就是公司股利和股价的比率,一直以来都用于衡量投资的周期。股息收益率理论认为,对于长期分红的公司,研究它的股利水平就可以判断其股票价格是被低估还是被高估。如果股票价格很高时仍有大量的买入行为,说明股息收益率将会是历史最低点,而股息收益率会随股价的下滑而上升。比如,在股价为每股100美元,股息分红为每股每年5美元时,股息收益率为5%。当股价上涨到每股200美元时,股息收益率就降至。而股价下滑到每股50美元时,股息收益率又上涨到10%。只要公司披露信息时的附注说明是真实可靠的,当股价下跌、股息收益上升时就是投资的好机会。有些历史悠久的公司会有可预测的股息周期,投资者可以用来指导自己的投资行为。

和个股一样,道·琼斯工业指数的股息收益率也是和股价呈反比变动。道·琼斯工业指数的股息收益率通常在股市低迷时的3%和股市强劲时的6%之间徘徊。1994~2007年间出现了特殊情况,股息收益率跌破至3%时,股价上涨的趋势竟然发生了逆转。尽管道·琼斯工业指数的变动有时也会突破这个界限,每只个股都有自己的股息收益周期,股息收益率和股价呈反比的规律仍然存在。如今的市场持续了很长一段股息收益率较低的时期,因此当股息收益率开始上升时,市场将会发生剧烈波动。

很多公司在收益不佳时,会限制股利的发放,反之亦然。因此,股利分红的增加说明公司的日渐成长。但是,在牛市中,信心满怀的投资者并不在意股利分红的多寡,而更关注股价的上涨。很多新公司会把经营利润进行再投资,全部留存在公司内部作为经营资金,这是他们该做的,可投资者就不能享受股利分红了。

第四章 金融市场的反应(6)

2008年年中,市场开始慢慢好转,出现大量股息收益率较高的股票。在美国的各大交易所挂牌并进行股息分红的上市公司超过1 200家,40%以上的公司股息收益率都超过了5%。受评级业务困扰的麦格带·希尔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而当时美国的国债收益率不足4%。然而,就在同一年,随着股价上涨,股息收益率降至。

合理的股息收益率是公司内在价值的一种表现,本身也创造了安全边际,但对股息的判断还是要和其他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为确保安全的股息收益,我们应该寻找负债较少、现金流充足、收入和利润都在上涨的企业。

我们会在第十章再次谈到股利的相关内容。

投资的时机再次到来

当股价上涨给大家带来安全边际的时候,人们都是兴高采烈的。连巴菲特都说自己每天都是高高兴兴地跳着踢踏舞去上班。

巴菲特向投资者解释了2008年所发生的情况:“市场的混乱让每个投资的买入者都搭了一趟顺风车。在我们的保险投资组合中,我们以普通市场情况下从不能争取到的价钱和条件进行了三笔大额投资。但在投资的世界里,悲观是朋友,狂热是敌人。”

勇敢作出投资决策的人们得到的结果并不比那些犹犹豫豫的投资者强多少。既是作家,又是投资者的詹姆斯·格兰特曾经说过:“在生活中,人们都是在低价时买入;而唯独在股票和债券市场上,人们似乎总是追赶着高价买入。”

市场低迷时,不要泄气

2008年10月,巴菲特在《纽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