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他精神为什么不好,回答是晚上有虫子咬,睡不踏实。李茂连忙又托岳父送了一些驱虫止痒的药进去。
待项城王世子死后的第四天,李茂在上朝的时候被人偷偷塞了一张纸条。
晋国公张诺想要见他。
终于来了。若晋国公再不来找他,他就要装作走投无路的样子去找晋国公了。
李茂想起自己咽下去的信,又看了看纸条,怎么也不愿意再咽下去了。
太难吃。
所谓皇帝袖手旁观、抛出李锐做弃子云云,都是楚睿做好的伏笔。他必须要让所有人都觉得自己是偏袒大皇子的,信国公府又一次做了为皇家“鞠躬尽瘁”之人,才能取信于人。
在李茂和楚睿的计划中,李锐去了大皇子身边,经过几年的磨合后,张家和江家那边会试探着通过李锐的关系影响到信国公府,以达到促成大皇子为储君的目的。
李锐作为重要的中间人,需要扮演一个满心抱负,却因为未得世子之位而不得伸张其志的少年。随着弟弟渐渐长大而身份尴尬起来的李锐,也应该因为身份的原因渐渐疏远二房。
而楚睿为了表现出自己对信国公府世子的暧昧的态度,也不会过早给李锐封赏爵位,让其他人以为他还在到底由哪个孩子当世子之中摇摆不定。
毕竟李锐是跟在大皇子身边的,若李锐得了世子之位,几乎已经是向世人宣告他选择了大皇子为储君了。因为只有为大皇子增添助力,才会让李锐当上世子。
只有李锐一直跟在大皇子身边,并且表现出自己的不甘,这样世族才会相信李锐是需要他们的,因为李茂不会放弃自己的儿子而去支持自己的侄子,这世上没有这么无私的人,而李茂也不像这么无私的人。
这一切计划的都很好,但关键的时候,晋国公丁忧了。
这三年里,李锐要怎么样才能进入已经闭门不出的张诺眼里,并且将他作为君臣博弈之间的一枚棋子?
就连楚睿都袖手无策。
而如今项城王世子之死,却成了一个好机会。
等李茂发现实在没有法子捞出侄子的时候,他就会向世族派妥协,换取一个人情。李锐一旦洗脱了冤情重新回到大皇子身边,晋国公府就会借着这个人情来不停和李茂周旋。
这就给了李锐和他们接触的机会,也给了皇帝能知道世族派究竟是想要做什么的机会。
楚睿在信里详细的说了自己的顾虑和想法,也希望李茂能理解他的做法,他给李茂的指示只有一句话:
“无论他们开出什么条件,答应它。朕会保你。”
所以李茂那一声大喊的“我艹你祖宗十八代”一方面是宣泄自己的情感,另一方面是为了说给也许伺机窥视的人听。
李茂对皇帝确实是灰了心的。他灰心不是为了别的,而是这位皇帝太过冒险,连天下和自己的儿子都可以牺牲,更别说他们这群大臣了。
皇帝一切的谋划都建立在张诺愿意和他谈条件上。若张诺其实对世族与皇权之争不感兴趣,或者一心就要扳倒信国公府完全不理会他的示好,那李锐就真的要被抛出去了。
而没有了利用价值的李锐到底会落得什么下场,李茂心里很清楚。
所以皇帝这是逼着他拼尽全力取得世族的相信,也是逼着他以后不得不过着在皇帝和世族之间角力的日子。
他的侄儿才十四岁,就要开始为着家里走入这个看不见未来的局中。
他在世人眼里已经被牢牢的打上了大皇子的标记,也许皇帝就是想借储君之争让几位皇子身后的世族斗个你死我活,但他们家一开始答应协助帝王,是不是做错了?
李茂去见了晋国公张诺,同时在场的,还有江道奇。
他们约在城中的一处民居中,从外表看,它只是一间很不起眼的小院。
可谁又知道,这里面有着两位国公和一位世族的族长,谈的又是如此惊天动地的事情。
李茂听着张诺提出来的想法,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