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不是哥哥急,我娘也想二哥了,趁这个由头让他上京。”
“那倒是,你家府上一家都在京中,只有你这个二哥在老家服侍老夫人,为人父母的,一边是孝道,一边是爱护子女的关切之情,想来也是又矛盾又牵挂的。”
“正是如此。我家老祖母不愿上京,大哥又在京中任官,只能多劳累二哥了。”
“真是个心疼人的好姑娘。你那未来二嫂就坐在那边,快去吧。”德阳郡主往花棚下一指,只见几个姑娘坐在一起闲聊,最右边的不是张媛还有谁?
江家三娘也不扭捏,向德阳郡主福了福身子,就带着丫头们往花棚那边走去了。
“郡主,信国公府那边来了人,邱老太君已经出发了,即刻就到。”
“哟,贵客要到了!各位,我少陪片刻,去去就来。”
“邱老太君要来?那可真是贵客!”
“郡主殿下,我可否一起去?”张家大姑娘站起身,走上前来。
“是了,这是你家的姻亲,按礼你要喊一声姑家奶奶的,行,我们一起去吧。”德阳郡主点了点头,在丫头婆子的簇拥下带着张媛一起走远了。
“邱老太君要来?”一个十三四岁的姑娘奇怪地说:“不是说这位老太君极少出门,最近几年连宫中大宴都报病吗?”
“那是前几年,李老国公去了,老太君悲伤成疾,娘娘体恤,便免了她进宫请安。这几年出了孝,老太君身体也健朗了起来,有时候也出去走动走动了。”孙燕妮是兵部侍郎之女,其父正是信国公李茂的下官,两家也有走动,便告知了这个信国公府的“官方消息”。
“邱老太君是个很风趣的人,姐姐们见了就知道了。
“咦,燕娘你见过邱老太君?”刑部尚书赵家的姑娘感兴趣地出了声,“难不成你去过信国公府?”
“没有。”燕娘摇了摇头,“我是上次清明踏青得遇邱老太君的,我娘请她到帷帐里坐了坐,她还送了我根麒麟簪。可惜我娘非要我及笄以后才给戴。”燕娘是这几人中年纪最小的,她性子直率又不娇气,所以虽然年幼,可是大家都喜欢带她玩。
“就你现在这个头发,就是戴了簪子也掉下来!”
“不带这么欺负人的!”
“郡主一直都没请过信国公府的女眷,这次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