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对她最大的打击。
每天李茂晚上回家在她屋子里用过饭,陪她说完话出去后,她心里都会焦躁不安,委着婆子们去前面看看老爷去了哪里,找的谁伺候。
虽然每次下人们回来都是说在“集贤雅叙”书阁的厢房里宿下了,也没有叫丫头伺候,可是她的心却一天天揪紧。先是怕是下人们安她的心瞒报,后又担心是真的。
她丈夫的需求她最是了解。他刚刚复出,想要孩子的时候,一夜两次都是有的。有时候休沐在家,白天都曾有过。
他的丈夫,绝不是清心寡欲之人,现在憋得越狠,以后就越容易出事。
其实这都是方氏想的太多的毛病作祟。她先前精神那般差,往往李茂晚上翻身翻大了,她都能醒过来。李茂公事又多,有时候在书房处理完公务回了屋都是深夜了,却发现妻子还没睡等着他,他实在担心这一大一小的身体,所以每天都会陪着妻子用晚饭,然后聊聊白天的事情后,哄着她睡下,才去书房处理公务。
这一耽搁,有时候公务处理完,离上朝都没有几个时辰了。他每天睡得那般晚,起的那般早,哪里还有心思想什么女人!
可是方氏却不这么想。她一边心中泣血,一边想着到底该将四绣中的哪个通房。
白天的时候,方氏有时候会和四绣聊一聊,让她们说说自己的喜好和以后的想法什么的。渐渐的,四绣中有明白的,心中也约莫着知道了方氏是什么打算,都是又羞怯又期待。
她们是陪嫁过来的,本来也就有预备作为通房的意思,为了以后不争方氏的宠,所以品貌都只是端正,若不是夫人主动提,怕是老爷也不会看上她们。
当年她们刚陪嫁过来的时候,李茂和方氏刚值新婚燕尔,她们没想触这个霉头,一心想着,等主子怀孕就好了。
谁料这府里就没有主子怀孕夫妻一定要分房的规矩,李茂也不是那种规矩多的人,听自己兄长说这些繁文缛节都是骗人的,也就高高兴兴地依旧每夜和方氏同床共枕,让方氏惊喜不已,也让她们懊恼不已。
这些丫头再怎么想当姨娘,也不敢在主子怀孕的时候主动提出来,就只能在心中把这希望给压了下去。
再怎么新婚燕尔,时日已久,就会倦了。
她们之中有的比夫人年纪还小些,熬的起。
谁料这一熬,就熬到了大老爷和大夫人去了,她们的姑爷成了国公,变成了“老爷”,她们的夫人也成了“国公夫人”。
有时候,她们不是不后悔的。若是当年想办法成了通房,如今就是“信国公的姨娘”,而不是“信国公夫人的贴身丫鬟”了。
正是因为她们心里还有着某种希望,所以方氏屡次想要把她们配出去做管家娘子的时候,只有年绣同意了,配了出去,成了夫人管家的左膀右臂。
而文绣、珠绣和绢绣都还留在夫人身边,指天誓日的表明忠心,说不会嫁人。
后来,年绣出去,家里新换了个家生子,叫连绣。因为她是家生子,又是二管事的女儿,挺受夫人看重。她又是最小的一个,她们三个也颇照顾她。很快的,她们四个便成了府里新的“四绣”,而嫁出去那个,一直改叫“年娘子”了。
她们熬了这么多年,终于熬到了有望出头的一天,怎么不暗自惊喜?
只有连绣不是很感兴趣。
碰到她们三个互相讽刺挖苦对方想到姨娘的时候,也只是听不下去的跑掉,而不是参与进去。夫人有时候问她将来,她也说只想找个和爹一样的管事嫁了,好当个平头娘子,而不是“全听夫人吩咐”。
但是她们都不知道,连绣不在乎,是因为其他的原因。
她是家生子,不像其他三绣,身契都在夫人手里,自然只能俯首听话。而且她父亲就是二管事,从大老爷还在管着府里的时候就根深蒂固,方氏即使再怎么看重她,也不会让她这样靠山的丫头做通房,给自己找麻烦。
既然怎么争都争不上那个位置,自己相貌也是平平,她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