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依姐,今天的蛋都没有磕破啊。”
鸡蛋鸭蛋这种东西,极容易磕破,所以运输路上是有一定的折损率的。
他每天都要核对一遍运了多少个鸡蛋和鸭蛋,最后再核对收回来的钱,就知道折损率是多少了。
因为价格是大队和那些厂家谈好的。
他现在一看收入,就知道今天的蛋都完好无损地卖出去了。
“那当然了,我开车可稳了。”赵依丝毫不谦虚。
“你是这个!”李建设朝赵依竖起大拇指。
每天送蛋是两个拖拉机手轮着来,但是赵依就是比另一个小心,每次的折损率都是最小的。
所以他特别佩服赵依。
赵依收下李建设的称赞,笑着说:“账目核对好了吗?”好了的话我就去大队部了。
她今天除了送鸡蛋外,还领回来了肥料。
这肥料用来种田,水稻都能多收几十斤。
就是可惜,数量有限,他们大队能分配到的不多。
而且公社认为他们大队有那么大的一个养殖场,最是不缺农家肥,本来都不想给他们大队的,还是赵来福抱着公社书记的腿哭,才得来这么一些。
现在她运回来了,自然要去和大队干部交差的。
“诶好,赵依姐你慢走。”
李建设将人送出门,又去数钱了。
长久的接触下来,赵依已经清楚李建设的性子了,知道他一定会多数几遍,才会把钱入公账,也就没有拆穿她。
她用摇把在拖拉机前面转了几圈,拖拉机就轰隆隆地响了起来。
她坐上驾驶室,开着车往大队部那边去。
养殖业里面,王莲花正在巡逻。
她现在已经不用亲自去做给养殖场打扫卫生、捡鸡蛋鸭蛋这样的事了,她和杨明泽因为有技术,又是第一批管理养殖场的,现在已经升职了。
两人虽然不是场长,但也是技术员了。
他们只需要提供技术方面的支持就行。
简单说,就是每天观察家畜的状态,只要保证它们都健健康康的,再就是检查家畜们的饮食。
整体来说,他们两人现在的活很是轻松了。
此刻王莲花正在和给鸡鸭准备食材的翠英婶子交代注意事项,听到外面传来的轰隆隆的声音,翠英婶子笑着说,“莲花,你家大闺女现在出息了,还有你的其他几个女儿也都是好的,你以后就享福了。”
看看现在,再想想以前,谁能想到王莲花一家人之前过的却是那种吃不饱穿不暖还常年受压迫的日子呢。
王莲花笑着说:“都是孩子们争气,她们能过好就行,什么享福不享福的,我和满粮都还能干。”
翠英婶子笑了笑,没有继续说。
等王莲花在养殖场忙完回到家的时候,赵依已经在家了。
因为现在是暑假,家里几个孩子都在,而且都在看书,连赵依也不例外。
当然,在县里上班的赵诗除外。
七年的时间,赵妩、赵琉和赵柒都长大了,三人现在分别是二十二、二十一岁了。
这个年纪,在乡下地方,大部分都已经是几个孩子的妈了,但是三人谁都没嫁。
赵家姐妹七人,嫁了人的只有赵珊和赵诗。
赵珊是远嫁,一开始因为孩子小不方便,这几年孩子大了,回来的次数也就多了。
她也是个好胜的性子,见家里姐姐和妹妹们都有在读书学习,她也跟着学。
因为何建业跑车需要长期在外面,没有人教她,所以她在娘家的时间也越来越久。
此刻她就是在娘家。
另外一个嫁了人的就是赵诗。
她在三年前嫁给了陆云霄,是陆云霄主动上门提的亲。
王莲花没有过多考虑,只询问了赵诗的意见后就同意了。
因为陆云霄的级别不够随军,所以即便结了婚,赵诗还是在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