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来了兴趣:“铁叶转风?人力还是水力?”

“最初靠脚踏,如今我家内人还在琢磨能否靠水转轮,若能恒动,便更为省力。”

太子闻言连连点头,回头唤随行属下,“记下,记下,回头再跟洛娘子商谈,可否绘图交来,若可用,我便下旨让工部依图试制,若能成功,便大批造于京营、驿站、学宫之中。此物虽小,却是济世之器。”

宗辞拱手:“内人必定尽心绘制,只望日后……别忘了署上她的名字。”

君乾云一笑,心想这洛云京果然未选错,宗辞待她真心可比君之珩强太多了。

“自然不会。女子巧思,何须避讳?若真制成,赏银、名录、进京之邀,皆不会少。”

宗辞回家把这事一说,洛云京却咬着瓜子慢悠悠地说:“你说工部要买我的风扇图?”

“嗯。”

“那我是不是得先注册个‘洛氏制造’的商号?”

宗辞哭笑不得:“你先画图吧,咱们以后再说注册的事。”

“我得收版权费的啊!”她一边说,一边扯出那张画过好几次的草图,“这可是我这个快热死的脑子,在三十六度的灶房里熬出来的灵感。”

卫子潇和君乾云现如今都会投机取巧跟宗辞谈了,这是怕她黑他俩吗?

宗辞拿过图纸,细细看了一眼,叹道:“你这个人,怕不是天生来搞发明的。”

“那当然,”洛云京挑眉,“我要是一新研究这个,怕已经是国子监的女博士了。”

宗辞眼见着洛云京又骄傲上了,笑着摇头,“你确实很有天赋......”

洛云京却捂着宗辞的嘴不让他说下去了,这个人太过聪明,可别研究她了。

第130章嫁祸

翟州连日高温,百姓苦于暑热,作坊停工,百货滞销,连驿站的马匹都热得站不稳脚。

正是此时,太子君乾云麾下的属臣镇北军副将赵正,巡视边防途中在西岭山脚发现一处中小型铁矿,矿质虽不优,但胜在靠近翟州城,开采运输便捷。消息上报不久,便与风扇工艺一同呈到太子案头。

太子当即拍板:“命翟州督办,将洛家风扇按图大批试制,优先用于学宫、驿站、兵营。”

命令一下,翟州工坊昼夜不停,宗辞亲自带着洛云京的图纸协助监制,不出五日,第一批踏轮风扇便在驿馆投入使用,吹风如常,节力省气,传为一时佳话。

可风扇才制出第二批,京中却忽然来了折子。

工部尚书杨元周上奏,说风扇工艺图纸原本为工部私藏机密,是董家女眷董嫔早年间以“农户改良通风术”呈入工部机密档案的工艺。

如今翟州擅自制造,且图纸样式几乎一模一样,疑有抄袭泄密之嫌,且宗辞身为秀才,未经品级许可,便擅作工坊协监,妄议工事,有越职之嫌。

圣上本未多想,但那奏折中还特别提了一句:

“此图原寄于冯家庄一带,因机缘流落翟州,恐因私意牵涉其中。”

这句话将所有矛头,悄然引向了宗辞。

朝中尚书省几位重臣虽不全信,但杨元周身为工部首脑,言之凿凿,还亲附“原图纸”一份,上盖工部早年机密封印,实物确凿。

而这一切的源头,竟是冯家。

原来早在风扇试制之初,冯贺向洛云京讨要风扇时,不解其中原理,洛云京曾画过一张简略草图给他讲解。

冯贺一向嘴碎,那图纸被他随手搁在屋中未锁妥,竟被冯江撞见。

冯江当时并未多想,只觉这物有趣,便偷偷誊了一份,趁着给京中远亲送节礼之便,传给了在宫中为妃的董嫔。

董嫔本是董知府的远亲表妹,入宫不过几年,正寻机会谋恩宠。她将图纸呈给工部舅舅杨元周,原想争个巧思之名,不料竟刚好撞上太子在翟州试风扇一事。

于是杨元周顺水推舟,一边将图纸冠以“旧年工匠遗留,偶由董氏献出”,一边赶在朝中造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