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人都不知道其实这奶茶铺子也有卫子潇外祖家的份,这府城的店,大多以为是姜二公子和洛云京合股。
两方人简单打个招呼,便都各自回了自己的雅间。
一顿饭吃得热闹而温和,等众人用完饭准备离开,雅间里只剩下洛云京和宗辞的时候,刘掌柜过来将一个红封袋交到洛云京手中:“这是这个月的分红,加上太子殿下近日在楼中小住,这几日福满楼的生意翻了几番。”
洛云京接过笑道:“回头我再送几款新品过去。”
正说着,卫子潇低声凑到她耳边:“殿下想请你明日再见一面,有事商谈。”
回到院中,洛云京将此事说与宗辞听:“他说想在京城开一间酒楼与奶茶店,合作之前就说好了,只是这次有些具体事宜要谈。”
宗辞听罢,神色复杂,看来不能再吃软饭了
宗辞却不再多言,看着洛云京开始研究新品时,转身出了院子。
他一路走到城西小巷,推开一间老旧杂铺,里头坐着一名粗布短衣的青年,正摆弄着算盘。
“陈明。”
那人一愣,抬头看到宗辞,立刻站起身:“公子!”
陈明也是一早听宗辞的吩咐,来府城的董家开的杂铺里当了个伙计,其实自从董家倒了之后,他也没什么可以监视的,一直在等着宗辞后续还有什么事请吩咐。
宗辞坐下,眼神认真:“陈明,去京城帮我找个铺子,小一点的便可,我要开一家书肆。”
陈明一惊,旋即咧嘴笑开:“去京城?”
宗辞点头。
陈明听得血脉贲张,当即抱拳:“属下立刻动身筹备!”
宗辞眼底浮出一抹坚定之色,看向远处城楼灯火,喃喃道:“我不能让她在前头走得太快了,我要和她并肩,走进京城。”
他没有钱,自然不能开府城那种大的书斋,况且书斋要进好多好多的书,不说成本吧,就是进了不该卖的书,那可就是株连九族的大罪。
他又不傻,而且民以食为天,什么买卖能比得上开酒楼赚的多,他又不是要跟洛云京比谁能赚钱。
宗辞站在巷口,任夜风拂过衣角,心中却前所未有的清明。
他不是要和洛云京争高低,更不是为了证明什么。她有她的光,他愿意守在她的光中,也愿意,为了那份并肩而行的承诺,踏出自己的步伐。
“书肆虽小,但只要有人读,便是点灯照夜。”他低声道。
他不是商贾,也不擅营利,可他愿将这片天地里最清澈的墨香,留给那些求知的人。或许赚不了大钱,或许不会风光显赫,但他知道,他走的是自己愿意走的路。
他想开一间可以随便借阅的书肆,来往京城考学的书生,都可以在里面借阅书籍,甚至可以抄写古籍孤本已抵书资。
等哪一日,他也能在京中一隅,立一块“宗氏书屋”的匾额,那就是他对这个喧嚣世道的温柔回响。
众说纷纭
日头渐好,温河村的河里都是上蹿下跳的半大小子在洗澡,地头的庄稼都长高了。
比更让村子热闹的,是一个惊天的好消息传回来了宗辞在府试中中榜,成了堂堂正正的秀才老爷。
别说温和村了,就是宁安县十年八年也没出过秀才了,更何况还是这么年轻的宗辞。
消息最先是从镇上茶棚那边传回来的,后来又有宗家在县里的亲戚写了信寄回来,一下子炸了锅。
“秀才啊咱们村出了个秀才!”
“还是案首考进府试的,说不定再考考,就要当官啦!”
“宗家以前那老头子,谁记得?那是他孙子!宗辞!”
村里人一开始都是半信半疑,直到洛老爹和澎秦从县里回来,证实了这件事,还拿回了一张宗辞在府榜上头排的拓印纸,顿时,整个村子都沸腾了。
伊老四的娘,伊婶子乐得嘴都合不上:“哎哟喂,我说这宗辞从小就聪明,谁家娃儿能背书背那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