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辞若是想扬名立万,秀才还不是够看的,还是必须继续下场秋闱,才能有机会中举进京赶考。
只不过这次,机缘巧合,君乾元也算是帮了宗辞。
其实君乾云是让新任的知府找过宗辞的,新任知府是从隔壁省城调任过来的,姓罗。
罗知府在最终结果出来之前,去见了宗辞一面,问了宗辞的意见,要不要重新考试。
毕竟重考就不会死他一个人重考,需要所有参加院试的人都将三场考试再经历一遍。
只不过小三元的奖励其实君乾云已经考虑到了,十两官银就是补偿给宗辞的赏银。
宗辞看着罗知府后面一摞红色的名册,那是翟州成百上千考生的命脉,“考生们何其无辜,再考一次,怕是会有考不上的吧?”
“是啊,是啊。”毕竟是都考上了,成绩作废再来一次,心态都崩了。
宗辞不忍心,罗知府也是一愣。
不由得叹气点头,还是考生理解考生啊。
没成想这董知府在翟州深耕了十几年,却栽在了这么一件事上。
罗知府回去之后,细细想了想,一身冷汗。
其实罗知府早前也是认识董知府的,也是差一点没有拜在了董知府的码头,也就是隔壁省城距离远,不然他一早也想来攀关系的。
这也算事阴差阳错救了他一命啊,董知府目前算是完了,可是朝廷派系就是这样,一个董知府倒下了,他身后的一干人也就不远了。
虽然太子殿下这件案子断的又快又狠,而且当事人也没说要追究,自然也就没有上报朝廷。
可他却混了个知府来当,也算是皆大欢喜。
准备院试
董知府被判了流放,董家自然没落了,冯夫人跟着去了流放之地,冯院外家闭门谢客,假装不认识冯夫人。
但是府里的气氛还是十分沉重的。
冯江之前整日借着冯夫人的势在府城和宁安县为所欲为,如今被冯院外关在府里不让出去。
“是不是你让你姑姑去找人偷的那个书生的试卷。”冯员外最近越想越不对,以董知府的心思和阅历还不至于如此对付一个连秀才还不是的书生。
手段也实在是拙劣。
冯员外怒视着冯江,这孩子真是被他惯坏了,他妹妹虽然做着知府后院的主母,可毕竟一介女流,当初嫁给董知府也是一顶小轿抬进去做妾的。
那是他家还有发际,也没好好培养过妹妹,许多事的做法和手段太过上不得台面!
最终还是害了自己……
冯江哪里敢承认,“没用,怎么会是我呢,爹,说不得是二弟考不过宗辞、是他,对,一定是冯贺。”
冯员外深深的看了一眼冯江,自家的事情,他自己清楚。
他妹妹有多看不上冯贺的姨娘他知道,怎么可能帮他?
“是冯贺自己做的,冤枉了姑姑和姑父!”
冯江说的言之凿凿,越发相信自己,“说不定那宗辞也是江郎才尽,自己知道考不上了,就和二弟练手设计陷害姑父!”
冯员外也听说京城里来了贵人,私下严查了偷卷子的案件,有些半信半疑,两个书生能有这么大的能力吗?
那显然是不可能的啊……
“爹,您不知道,姑姑曾经说姑父的堂妹在宫里生了皇子,这是碍了别人的道了!”
冯员外当然知道董家的本家在京李出了这么一个嫔妃,最近一年甚是得宠。
儿子既然说是听冯夫人说的,那自然是不假,而且人都有给自己脸上贴金的习惯,自然愿意相信妹妹和儿子不会做出那么愚蠢的行为。
一时又信了冯江三分。
“你二弟府试又过了,你让他的小厮带着银两去找他,让他院试好好考。”
冯员外觉得要重新考虑考虑对待冯贺的态度了。
县试过了之后天气就改变了一些,可府试时冯江和冯夫人说冯贺肯定考不中,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