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老人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罗逸说道:“朝廷已经变了,不再是以前的朝廷。我刚才没有骗你们,我的确是为族人着想。”
“做内鬼就是为族人着想?”荣石愤愤道。
罗逸摆摆手,“你太看得起我了,我充其量不过是个传话的。”
“传什么话?”荣族长问。
罗逸却道:“在继续详谈之前,我能不能见一见被绑人质?”
“不行!”
“暂时不可。”
毋庸置疑,前者是荣石说的,后者是荣族长说的。
罗逸目露困惑。
荣石冷冷讽刺:“你还走得动?”
“……”
京城。
在魏思的协助下,那些竞标的商户终于提交上合格的竞标书。
楼喻从中挑选出一些,吩咐礼部组织一场竞标会。
听到消息的商户傻眼了。
他们还以为只要递交竞标书就可以了呢。
众商户暗自感叹:以前朝廷官员是偷偷摸摸地找他们要孝敬,现在朝廷却是光明正大地要他们交钱,太黑了!
可就算要竞标,他们也不愿失去这次机会。
竞标当日,豪商云集。
楼喻挑选出来的这些,本身实力相当,产品质量也上乘,所以最后一关竞标,只看谁更有魄力。
经过一番激烈角逐,参与公市的私商名单终于定下,朝廷也因此增添了一大笔收入。
因为是公开竞标,又有楼喻亲自监督,谁也进行不了暗箱操作,导致负责此事的一些官员想要孝敬都没了名目。
但有一点,竞标书能否成功送到御案上,也是有讲究的。
楼喻对其中的弯弯绕绕心知肚明,不过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水至清则无鱼,国库既然得了大头,让那些官员喝点肉汤也不是不可以。
很快,北境传来消息,乌帖木同意两国的互市协议。
协议载明,公市于每年的二月、六月、十月进行,私市于每月的初五、十五、廿五进行。
今年的公市已经来不及了,但私还可以。
边境交易所将由两国联合建立,位于国境线附近,两国居民都要遵循交易公约办事,否则会受到惩罚,并永远失去参与交易的资格。
北境边境线由西向东绵延漫长,双方根据大盛北疆州府的数量,设置了同等数量的交易所,方便双方百姓交易。
北境草原如今已经天寒地冻了,牧民们满怀期待地等待交易所的开启。
他们需要粮食、需要木炭、需要布帛等生活必需品,一些贵族则想买些奢侈品,如丝绸、瓷器、茶叶等。
大盛的百姓则想从草原牧民手里购买耕牛、羊毛织物等。
双方百姓都是第一次参与交易,什么都不懂,只能根据管理人员的指示走。
边境线旁矗立着好些个毡房,有几个毡房前飘扬着盛国的旗帜,盛国的百姓根据旗帜便知哪些毡房是盛国的办公场所。
因为私市办得匆忙,搭建毡房比建房子要容易快捷得多,所以大盛交易所便选用了毡房。
反正每月也就三天开市,而且这个协议也不知道能不能长久,没有建房子的必要。
交易所内外,一些边关将士被调遣前来维持秩序。
他们仔细盘查货物的种类和数量,发现不符合标准便会告知百姓,警示他们下次注意。
老百姓或许听不懂公约,但他们会在实践中体会到交易的规则。
边境私市办得红红火火,楼喻的“生意”也做得热火朝天。
梅花笺的风潮还没过,新式马车再次掀起狂浪。
马车可比梅花笺昂贵多了!
但依旧有不少达官贵人愿意花钱去定制马车。
佟氏也想定制一辆,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谢策。
谢策身体虽恢复,但到底伤了根基,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