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明舟,别难过,我会一直在你身边,你还有我。”林安安往他怀里钻了钻,轻轻搂住他。
“好些年前,我出任务去了京都,见到了总理,他站在天安门城楼上说了很多,眼神坚定又温和……那时候就觉得,只要跟着这样的领导人,国家一定能好起来。”
林安安伸手轻抚他的脸颊,指尖擦过他微微颤抖的睫毛,“总理把火种留给了我们,你看今天那些年轻的战士们,他们眼里的光和你一样,特别好。
总理的精神,会一代一代传下去的。”
楚明舟紧了紧手,仿佛要从林安安身上汲取力量:“我没你想的那么好,有很多不足之处。我怕自己做得不好,怕辜负……”
这些话白天在军区时,他从未向任何人吐露,此刻在最亲近的人面前,这个钢铁般的汉子终于卸下了所有防备。
“你已经做得很好了。”林安安将头埋进他颈窝,“你刚正、冷静、勇敢,你无私守护着家国和人民。楚明舟,你特别好。”
窗外的雪不知何时小了些,月光穿透云层,在雪地上洒下银辉。
楚明舟松开怀抱,捧起林安安的脸,用拇指在她脸上轻揉了揉,“真的?”
“真的,你特别特别好!”
林安安微笑着点头,拉起他的手,轻放到自己肚子上,“宝宝会为有你这样的爸爸而骄傲。”
楚明舟眼眸温和,嘴角微微上扬,“安安,谢谢你。”
这一刻,悲伤与欢喜交织,却也孕育着新的力量。
林安安突然觉得,传承从未如此具象它是年轻人眼中的光,是每个普通人握紧的拳,是千万份微小力量汇聚成的星河,由一代代勇敢的人书写。
未来的路还会有风雨,但只要心中的信念不灭,就一定能走向更光明的明天。
带着他们的努力和意志……
第392章 临近年关
北风卷着零星的雪粒掠过军区大院,屋檐下的冰棱在阳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
离年关只剩半月有余,众人渐渐从失去总理的哀伤中走了出来,家家户户恢复生气,开始准备过年的行当。
林安安出去买了好些红纸跟材料,准备剪窗花、写对联了,楚明宇动手能力强,大包大揽了灯笼,说家里的灯笼旧了,新的他要亲自做。
“马大娘,您可小心些。”
“诶,林翻译官,我这梯子稳着呢,没事。”
马大娘踩着木梯贴窗花,剪纸的红喜鹊在玻璃上扑棱着翅膀,活灵活现的。
“陈嫂子,你这手艺好啊,在路口就闻到你家飘香了。”
“林家妹子你等等,我这丸子刚炸的,你拿些回去,给兰姐儿和宇哥儿尝尝鲜。”
陈家开着门,陈嫂子支起煤炉炸丸子,香气混着柴火味飘满整条巷,很是诱人。
还有婶娘拉起竹匾晾晒腊肠,油汪汪的肉条在寒风中轻轻摇晃。
林安安抱着东西往回走,一路跟众人客气地打着招呼。
刚拐过弯,就见楚明舟回来了。
“我去张老家看了眼,给子淮定的家具大概年后就完工了。”楚明舟伸手接过林安安怀里的物件,另一只手轻轻护着她的腰,“小心些,路滑。”
“没事。”
楚明宇见嫂子回来了,立马跑了过来,接过东西摊开,挑了自己要的材料就开始捣鼓。
灯笼骨架已经做好了,只要把彩纸糊上就行,配上金黄的穗子,在风里那么一晃,都能发出细碎的光。
林子淮嫌他人小,就主动帮忙裁纸,两人分工合作,倒是快得很。
“把你姐夫要用的对联纸也裁出来,他得写了送人的。”
“好的,姐。”
楚明舟把林安安扶到沙发上坐下,又给她倒了杯水,这才转身回屋拿了笔墨出来。
林子淮这边一裁好纸,他就把纸摊开抚平,开始落笔。
墨香在屋内渐渐弥漫开来,楚明舟提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