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过了两周多的时间,他们确定了一共五个走访的对象,其中陈馨要负责的是张大爷家和另一位家离后山有四十多公里路程的老人。
那位老人所在的位置位于一个很冷清的古镇。至少在没有这次行动之前,陈馨根本不知道周边还有这么个古镇来着。但是与这个地名相关的一道美食却很有名。
陈馨跟程洁和她的另一个同事去到那个古镇的时候,正好是中午。
古镇上人不多,偶尔有背着双肩包的年轻人结伴走过。
这里位置偏僻,又远离乡镇中心,古老而斑驳的城墙只留下些许残垣诉说着悠悠历史。
“我们这个镇别看不咋样,但是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了,从北朝那会儿开始设县,到北宋才被并到现在的县治里。以前这里人更少,大家都觉得不方便,所以在河对面三公里远的地方建了新农居。不过去年开始规划旅游环线,就从镇外那条老公路过,这样一来我们镇就被这条旅游环线串起来了。今年年初镇政府就在商量打造旅游古镇的事情,力求保持原有的民居风格,将已经毁损的房子推到重建,然后疏通河道,把沿河的绿道也规划出来了。”
虽然他们不是来采访的记者,但是这位镇政府的工作人员还是很热情的给他们介绍了古镇的历史和风情,还特别推荐了几道美味的菜肴。
“你们要找的那位老革命就住在这条巷子最里面。大家小心点脚下,前两天刚下过雨,估计这边下水道被堵了,污水全部漫上来了。”
泥泞的道路上靠着两边墙壁顺溜儿摆了两列红砖供人垫着通行。右进左出,巷道的宽度还够,不至于两人并行无法通过。
走完这条积水的巷道后,转了个弯,就看到三四位老人连同两位中年男人在挖水沟。
“你们这是打算重修水沟还是疏通以前的?”领路的小武停下来问了一句。镇上对古镇有统一的安排,他就怕是这些镇民在私自改建。
“小武啊?”旁边院子里冒出个脑袋来,慈眉善目的阿婆,看到小武就笑了,“你阿伯他们打算把这边的水沟通一通。前面的下水道估计塞得厉害,都两天了水也没见下去,这边以前还有个旧的水道但是是直通河里的,怕污染河水就给封了。不过现在你看这老是积水也不行啊,所以就想要暂时通开,等把这边下水道疏通之后再堵上。”
小武停下来看了一下,跟施工的几位叔伯打了声招呼让他们暂时别动,说得让镇上派人来看过才能动手。就算按照他们的意思做,也得经过记录备份,并且说明原因,不然到时候追究起责任来,大家都不能推脱。
第78章 突发意外
陈馨蹲下来跟老乡们聊了一会儿,得知他们要疏通的这个下水道修建于三百多年前,后来是为了防止水污染,外加环境清洁,才统一给封了起来,另外修建了一套下水渠链接了污水处理中心。
那套旧的水渠是从每家屋檐前面的地下穿过,上面铺了青石板,大概八十公分长的石板在连接处有一指宽的缝隙,这是专门留出来让雨水渗入沟渠的。
“为什么不延用之前的沟渠?把水渠清理一下,不许居民将生活污水排放进沟渠里,再从上游引水入渠,保持水渠中有活水流动,这样既减轻了污水管道的负载,又能让整个小镇‘活’起来,还可以借此恢复旧时的古镇风貌。”
其实这样的水渠很多古镇都有。古代的排污系统不见得就比现在的差,只不过那时候没有工业和化学污染,人口也少,所以不存在环境保护这个概念。但是也并不意味着到了现在旧时的一切都是落后的,像这种地面排水系统,延用旧时的水渠就比新修一个来的妥当。
“你们如果要想修建古镇打造成旅游景点,完全可以去参考一下其他地方的打造方案,在保持本地建筑特色的基础上稍微改进一下就好了。这方面我也只是稍微有点了解,你们最好去找古建筑学的专家咨询了解一下。”
看得出这个小镇的镇领导是真心想要做事,但是毕竟地处封闭的农村郊县,在眼界和格局上受到了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