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两年半,学茶艺一年半,但是很可惜,老师傅说陈馨心不澄净,所以茶艺技艺只能维持在现在这个水平了,除非她能放弃其他专心这一项。但是很显然,陈馨是办不到的,当初跟老师傅学茶艺的时候就主动说清楚了她只是喜欢,并非以此为生。
水是好水,茶是好茶,再配上陈馨如行云流水的动作,既饱了眼福又享了口福。
原本还在里面忙碌的老板娘被茶香吸引出来,跟他们一起围着茶桌坐下,一人捧个小杯子喝一口,聊一会儿,感觉整个人都被茶香洗涤了似的。
有好茶没有好点心总觉得缺了什么。陈馨问了下厨房里有哪些食材后,干脆起身去厨房忙活起来。
老板是东北人,喜欢吃面食,所以他们家有一整套揉面擀面的案板和用具。
陈馨不想在厨房里跟厨师挤一块儿折腾,就找了周昊帮忙,让他跟老板一起把桌子案板什么的都抱出来放到院子里。
这个季节荷花差不多已经没了,但是二道堰边上的水池里还能看到零星几朵晚开的,陈馨就打算应应景,做一道荷花酥和一道芙蓉酥。
分配给周昊去摏薯茸,又让老板两口子剥栗子上高压锅蒸熟再碾压成泥。她这边则开始调油酥。
因为两道点心都要用到油酥,一次就弄得有点多,让人闻着就觉得有些腻。
“这会儿你闻着腻,是因为猪油的味道比较重,等会儿揉进面里就好了。”陈馨在揉油酥的时候,让刘爷爷帮忙,把选好的有颜色的蔬菜用料理机打成汁。
绿色是用的菠菜叶子,粉红色用的胡萝卜榨汁,深浅则是兑水多少而已。
他们这边一群人干得热火朝天,其他住在这里的客人也围了过来,找老板泡了茶,各自动手抬了桌子出来,自己找位置坐下,一边喝茶聊天,一边看老板他们在忙活啥。
第312章 涨知识了
油酥搓揉好了之后分成二十份,然后开始揉水油皮。
荷花酥只要两种颜色,白色和粉红色,而芙蓉酥则是白色浅粉色和深粉色。配方都一样,面粉加猪油再加水。
陈馨先做的是芙蓉酥,揉好的水油皮包裹了油酥擀成薄片,以白色浅粉深粉的顺序叠好,在叠的过程中,三张皮之间用极少的水刷过,以此使之黏合在一起。在叠放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不能有大的气泡在里面,不然容易破酥。
叠放好之后,用吃饭的小碗倒扣过来,压下去,取中间的圆形面片。
芙蓉酥因为面皮比较厚实,所以用的味道浓郁一些的紫薯茸,薯茸加了化猪油和糖浆搅拌后搓成指头大的圆球,然后放在三色面皮的中间,再将面皮以掐花的手艺捏成海星状,然后用剪刀修剪成型,再用蛋液做黏合剂,将剪出来的面条左右上下交错黏合,使其形成漂亮的花瓣造型。而后最中间的面条向内卷曲做成花蕊。
这种芙蓉酥做工精细,炸制的过程也很靠耐心,必须的用漏勺一个一个的炸,还得注意火候和炸制的部位。成型之后再用深红色的红莓酱点在花蕊的中心,如此就大功告成了。
因为油酥在炸制的过程中会和油融合,剩下的面皮就自然的形成了一层层盛开的花瓣造型,而且三种颜色的花瓣正好是芙蓉花的渐变过程。放一个在白瓷盘中,垫上几片薄荷叶,一叠叠的小磁盘中的点心正如一朵朵盛开的芙蓉花。
荷花酥比起芙蓉酥就要简单多了,同样的面只需要将粉色的包裹在里面,然后包上栗茸,将收口面向下,用锋利的小刀在光滑的那一面快速的切割三刀,形成六个牙口。每一刀的收口都距底部有四分之一的样子。这样在炸制之后才会形成漂亮的分成花瓣。
而且在炸荷花酥的时候,需要将整个面团完全浸入油中,然后控制油温,使其花瓣的开花层次分明又不会使面皮偏硬。
陈馨准备的不多,二十个点心他们分一分也就没有了,其他住店的客人想要吃,陈馨是不可能动手的,只能老板老板娘去做。
还好,做这两个点心不算难,加上陈馨在旁边指导,